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2019-02-08 16:53

今年我区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小麦病虫害也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期。小麦穗期病虫害主要有三病一虫即白粉病、蚜虫、赤霉病和条锈病。加强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是夺取小麦高产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1、小麦白粉病。当病叶率达到10%或病情指数达到1以上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为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等,一般喷药2-3次。对于高水肥麦田,尤其是常发区的感病品种田块,要及时对发病点片进行挑治,以控制其蔓延。

2、小麦穗期蚜虫。严格把握防治指标,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800头时,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吡虫啉系列产品一般用1500-2000倍液,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对小麦穗期病虫病混合发生田块,结合一喷三防,同时兼治病害。

3、小麦条锈病。要认真开展普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预防措施,及时消灭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结合一喷三防,有效控制条锈病流行危害。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以上时,应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大田喷药防治时,每亩用15%三唑酮粉剂80-100克,或亩用25%烯唑醇粉剂30-40克,或12.5%烯唑醇悬浮剂40毫升喷雾防治。

4、小麦赤霉病。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防治,一旦错过抽穗扬花始期这个最佳喷药适期,防治效果将会大大下降。由于病菌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建议使用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药剂替换多菌灵或与多菌灵混配防治赤霉病。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则应在雨后及时补喷。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注意轮换用药。

小麦穗期是多种病虫交织发生危害的高峰期,选用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既可防病治虫,又可抵御自然灾害,达到一喷三防、节本增效和增产保质的目的。因此,各镇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一喷三防的补贴政策,及时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控制小麦穗期病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