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生产中的常见病虫害与防治要点

发布日期:2018-12-19 02:22

一、花生病虫害发生概况

全世界已发现的花生病虫害超过120种,其中病害50多种,虫害60多种。其中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病虫害有10-15种,可引起产量损失范围在5%-100%。

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原因、耕作制度原因、作物布局的改变等,其中作物布局的改变是导致花生病虫害趋于严重的重要原因。本期主要介绍花生真菌性枯萎病。

二、花生真菌性枯萎病

生产中常见的花生真菌性枯萎病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花生茎腐病、花生黑霉根腐病、花生冠腐病、花生白绢病等。

(一)花生茎腐病

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倒秧病等,是由棉色二孢菌引起的、发生在花生的一种病害。该病主要为害茎、根、子叶和荚果等。苗期感病,通常子叶先受害,变黑褐色干腐状,病株萎蔫,幼苗发病3-4天后即变黄褐色枯死。

成株期发病,先在主茎和侧枝的基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茎基部变黑褐色,病部以上萎蔫枯死,地下荚果腐烂、脱落。

(二)花生根腐病

花生根腐病又称为烂根病,是由多种镰孢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出苗前受害,可造成烂种、烂芽;幼苗期受害,主根变褐色腐烂,植株矮小,枯萎死亡;成株期受害,通常表现为开始植株萎蔫,叶片失水褪绿、变黄,叶柄下垂,主根粗短或细长,无侧根或极少,根变褐色、腐烂,植株逐渐枯死。

(三)花生冠腐病

花生冠腐病又叫花生黑霉病,是由黑曲霉菌引起的病害,该病主要为害茎基部,也可为害种仁和子叶。花生出苗前发病,引起果仁腐烂,出苗后发病,病菌侵染茎基部后表皮纵裂,病部长满松软的黑色霉状物,病株失水萎蔫,很快枯萎死亡。

(四)花生白绢病

花生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侵染所引起的,主要为害花生茎部、果柄及荚果。发病初期叶片枯黄,晴天叶片闭合,阴天尚能展开,茎基部组织软腐状,表皮脱落,土壤湿度大时,可见白色绢丝菌丝覆盖病部和四周地面,后产生油菜籽状白色小菌核,最后变黄土色至黑褐色,严重时整株枯死。

三、真菌性枯萎病防治要点

(一)选用抗病品种:

选优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剥壳前晾晒,选用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二)合理轮作研究表明,连作花生田较轮作花生田病害发生严重,轮作是一种既能够让土地得到利用,同时也可以破坏病原菌生存环境,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是减少病害的重要途径。如果土壤发病较为严重,轮作时间需控制在3年以上。

(三)适时播种

温度低,极易造成花生出苗时间延长,出苗不整齐,易受病虫危害。适当推迟花生播种时间,躲避苗期低温冷害,使盛花、下针、结荚与雨季吻合,饱果期处于雨季之后,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利于形成产量,同时也减轻了病虫害。播种时可选用迈舒平、高巧等种衣剂包衣。

(四)及时排涝

加强田间管理,出现持续降水,及时清沟排水。

(五)化学防控

发病初期,可选用多菌灵、克菌丹、美甜、爱苗、戊唑醇等高效广谱杀菌剂进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