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时补苗、间苗定苗
油菜播种后7—9天出苗,要及时补种缺塘苗或移密补稀,保证全苗。油菜种子很小,即使控制了播种量,出苗密度仍会大大超出所需要的适宜数量,造成油菜幼苗拥挤,稀密不匀,大小不齐。因此,间苗要力争一个“早”字,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3—4片真叶时定苗。要求拔除弱苗、高脚苗、病虫危害苗,按密度要求留足健壮苗。2、中耕培土
结合间、定苗勤松土、及早进行浅锄中耕。应将行株间土壤锄细锄松,除净杂草。低温来临前深中耕一次,培土壅根,保温防冻,促进油菜根系生长。
3、追肥
油菜宜早施足施苗肥,保证菜苗有较高的营养水平,以促菜苗多生叶片、健壮成长,促进有效花芽分化、延长有效花芽分化期,增加有效花芽数,为增枝、增角奠定良好的基础。定苗后适施壮苗肥,以氮素化肥于5叶期及时追苗肥,用量占总施氮量的30%左右,并以兑水浇施为佳,硼肥施用不足的田地结合本次追苗亩施硼砂0.2-0.3公斤。蕾苔期是油菜需氮的临界期,也是搭好高产架子的关键时期,此时重点预防油菜早苔早花。施苔肥可促进油菜营养生长,增加营养生长量,延缓早薹现象发生,对产量产生明显的影响。施肥应在抽薹前或者抽薹初期进行,以薹高在10—20厘米时施用最为适宜。施用过早,肥效不能在蕾薹期发挥应有的作用,后期容易脱肥早衰;反之,主茎和分枝高度均增加,后期不仅易倒伏,而且贪青迟熟,易患菌核病。施用时,要掌握“两看两定”的原则。即一看品种定施肥先后,二看苗情长势定施肥数量。前期施肥量多、长势旺的田块应当轻施;前期施肥量少、长势弱的田块要重施。
4、收获
油菜为无限花序,开花延续时间长,角果的成熟也和开花顺序一样相继进行,要掌握好油菜成熟期的特点适时收获。成熟过程可分为绿熟、黄熟、完熟三个时期,角果和种子成熟的特点是决定适宜收获期的重要依据。若绿熟期时收获,则籽粒不饱满,秕粒多、产量低;若完熟期收获,则角果榨裂多,落粒严重,丰产不丰收;以角果处于黄熟期时收获最佳。此时,全田有70—80%的角果变黄,主花序中下部角果呈现枇杷色,种皮呈固有颜色。一般在油菜谢花后35—45天。油菜的落粒性强,最好在阴天或晴天早晨突击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