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防治特效药,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8-12-10 23:15

一、症状特点

播后病菌危害可引起烂种,麦芽不能出土,幼苗受害,多在靠近土表

基部产生褐色条斑。孕穗后症状明显,近地面叶鞘上发生不规则病斑,可

扩展达4厘米,病斑边缘暗褐色,病株矮小,病重株易倒伏,不结实,形

成白穗,后期病部产生黑色或暗褐色小颗粒,即病菌菌粒。

二、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菌丝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夏、越冬,播种后开始侵染危

害,春天继续危害蔓延。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春夏雨水多、土壤

湿度大、氮肥多、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条件下发病较重。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如矮早781-64系、皖麦38等品种。

2.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轮作,减少病害传染。

3.降低播量,防止密度过大,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发生。据

试验,高产田块亩播量10千克以上,中产水平田块在15千克以上,发病较

重。

4.合理施肥。要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防止徒长造成田间密闭,引

起病害流行。

5.药剂防治。采取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可以

减轻病害发生。在小麦返青拔节期用5%井冈霉素100-150克,或20%井冈霉

素可湿性粉剂20-25克,对水80-120千克喷雾;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

剂100克,或20%粉锈宁乳油50-75毫升,对水120千克喷雾,不仅可防治小

麦纹枯病,还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小麦纹枯病一般防治2次,第1次在病

株率20%-30%时施药,第2次在10-15天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