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害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8-12-08 05:32

花生是比较耐旱的作物,但也比较怕涝。广东大部分花生产区,春夏多雨,尤其4月至6月多持续性大雨到暴雨,若排水不畅,田间积水易发生涝害、湿害。花生开花结荚阶段,不但叶面积最大,茎叶生长最快,而且也是大量开花下针并形成荚果的时期。当土壤含水量接近田间最大持水量时,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影响根系和荚果的呼吸作用,不利养分的转运,从而抑制子房的发育和荚果的膨大,饱果率种仁含油率均降低,影响产量和品质。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观测,由于雨水过多,排水不良,植株发生倒伏,茎叶重叠贴伏地面,同化作用减弱,异化作用增强,消耗养分增加,降低了养分积累,倒伏后10天,每株干物质积累和植株含氮量分别比不倒伏的少0.94克和0.98克。结荚至成熟阶段,生长渐趋衰退以至逐渐停止,营养体贮藏的养分大量向荚果运输,这时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叶片会变黄,轻者果壳变色,含油率降低;重者大量荚果霉烂变质,甚至提早死亡。同时,雨多寡照诱发白粉病和纹枯病发展传播,从而影响花生产量。

洪涝害对不同生育期的花生影响是不同的,在开花期前后,主要表现为根系生长不良,根瘤少,固氮能力弱,植株矮小发黄。在结荚期,易出现茎叶徒长,结荚减少,造成倒伏。植株倒伏后,妨碍营养物质积累和运输,并使通风透光不良;结荚期以后,遇到雨多寡照天气,锈病、叶斑病也易于盛发流行;到成熟期,主要是引起荚果发芽或腐烂而造成损失。

关于花生涝害的具体指标,目前研究较少,据有关单位调研认为,从4月上旬至6月上旬,旬雨量在200mm以上,对产量就有不良影响。关于锈病发生与降水量关系,据调研,吴川市于1971年5月、6月降水量382mm,发病轻,1970年、1972年5月、6月降水量490mm和458mm,发病较重,1973年5月、6月降水量631mm,发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