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期,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2018-11-26 12:35

一、症状。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叶鞘形成褪绿黄斑,不久产生鲜黄色或红褐色粉疱,似铁锈一般,即夏孢子堆。一叶有数行病斑不等。随着气候的适宜,在3-7天内迅速扩展至全株、全丛乃至全田,丛发病率达80%以上。感病麦株,人或物体一碰,粉孢破裂,大量鲜黄色夏孢子散落或粘附在人或物体上。

2、危害。小麦感病后,由于养料被病菌夺取,叶绿素遭受破坏,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叶片表皮破裂,水分蒸腾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至使麦株生长发育受阻。感病轻的,麦粒不饱满,影响产量,出粉率差;感病重的,麦粒不能灌浆,造成大幅度减产。

3、发病条件。外来菌源量大,种子带菌,温湿度适宜,温度在10-20℃,湿度接近饱和;麦株生长嫩绿、茂密等是诱发条锈病重发生主要条件。

4、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轮换种植;早施肥,氮磷钾配合,使麦株生长健壮,疏密适中。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丛发病率在1%左右,每亩用36%粉霉灵10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当丛发病率超过10%时,每亩用粉霉灵120克对水60千克加2小包云大120对麦株及叶片正反面小雾点漫喷,过5-7天再喷1次。在发病初期或中期,连续2次用药即可得到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