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根腐病如何防治?

发布日期:2018-11-20 23:36

症状识别与发生特点:

初期,靠近地表的根上部及须根、侧根产生红褐色病斑,后逐渐蔓延到主根至全根。根部自下向上呈黑褐色水渍状腐烂,最后植株由下向上变黄枯死。如发病较晚,秋后可留下半截病参。

来年春季,病参芦头虽可发芽出苗,但不久继续腐烂,植株地上部叶片也相应变黄并逐渐枯死。有时,部分叶片出现急性萎蔫枯死,整个参根内部维管束变褐,不久全株萎蔫、枯死。腐烂根上有少许白色绒状物。病菌在土壤和带菌的参根上越冬。

上年已感染的参根在5月中下旬出现症状,6~7月为发病盛期。急性型根腐发病较晚,一般6月中下旬出现病株,8月为发病高峰,田间可持续为害至9月。在高温多雨、低洼积水、藤蔓繁茂、湿度大以及地下害虫多的连作地块发病重。多发生于2年生植株。

防治技术:

1.耕作栽培

与禾本科植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初冬,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初侵染来源;深翻土地,将病菌压于土壤深层;平整土地,避免低洼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生石灰消毒,并全田施药。

2.防治地下害虫

及时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以利于减少虫伤口,减轻发病。

3.药剂防治

①土壤处理:发病严重地块,整地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3公斤,拌细土20~30公斤,顺沟施入;或用20%乙酸铜(清土)200克拌细土20公斤,撒于地面,耙入土中,进行土壤处理。②种苗处理:种苗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5~10分钟,沥干后栽植。③病株灌药:发现病株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恶霉·甲霜(广枯灵)水剂700倍液、30%苯噻氰(倍生)乳油1200倍液和3%多抗霉素(多氧清)水剂600倍液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