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后期的管理,玉米中后期管理要点

发布日期:2018-11-13 10:12

玉米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据专家研究考证,认为原产地是南美的秘鲁、墨西哥。所以玉米的本性是:喜光热喜水肥,据此,玉米的中后期田间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施肥:玉米从抽穗前到籽粒灌浆成熟,是玉米一生需肥量最多的阶段,故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肥,对增产有决定性作用,一般以氮肥为主,如能混加一定量的磷肥更好。至于施肥量则应以是否使用基肥苗肥而定,已施过基肥,苗肥,这次追肥可适当少一些,未施的则应适当加多些,施肥方法是应锄埋土中,不应撒扔土表。有些农民朋友将碳酸氢铵或尿素、硝酸铵等撒扔土表,结果不仅使大量化肥挥发消失;而且挥发的氨气类烧灼玉米叶,使之枯黄凋萎,影响玉米生育与产量。

2、灌溉:从抽穗前到乳熟是玉米需水量最多和最迫切的时期,尤其是抽穗前后如干旱缺水,将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这就是所谓“卡脖旱”。即雄花穗因过于干旱,花序难以抽出,或勉强抽出却因干旱而枯死,农民俗称“晒花”,故抽穗前如干旱必须及时灌溉,抽穗后灌浆乳熟的玉米,同样不可受旱,如逢天旱,也应适量灌溉才能保证稳产高产。一般土壤含水量达70%左右为宜。

3、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玉米钻心虫):当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玉米螟的低龄幼虫躲在心叶中,取食心叶和未抽出的雄花序(天花),这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机。方法是用砂子或蜂窝煤渣,经筛选筛得油菜籽大小的砂或渣作颗粒剂载体。然后取50%1605(对硫磷)乳油0.5公斤,加水10公斤稀释,喷拌到25公斤的颗粒载体上,使之吸收晾干,就成为含16051%的颗粒剂。给每株玉米的大喇叭口中扔入5克左右,就能杀死心叶中的玉米螟,改用1%的辛硫磷颗粒剂或2.5%敌百虫颗粒剂均可。

4、隔株(行)去雄:玉米是同株异花,即雌雄花分开长在不同位置,故称常异交作物。一般是异株的花粉(雄)给另一株花丝(雌)授粉、受精、结籽、显现杂交优势,籽粒大而饱满、产量高。如天然或人工将本株的花粉授给本株花丝,则出现结实少、籽粒小,产量低的退化现象,故应尽力避免。隔两株去一株或隔两行去一行的雄花,可使异花授粉率提高而增产约5-10%。去雄应在天花抽出约1/3-1/2时将其抽拔掉,抽出的天花应扔于田外,因其上有玉米螟等病虫,不可扔于田间。一般隔株去雄较隔行去雄效果好,因可人为调节使去雄株的前后左右均为未去雄株,增加授粉机会,隔行去雄则仅左右为未去雄株,授粉机率减少。另外,田边地头的植株不要去雄,以免难以授粉。

5、全田去雄:玉米天花出齐后散布花粉15天,即将花粉散完,这时,应将天花从茎秆处折(或剪、削)除。这样可以:①改善田间光热条件。因为残余的天花如同一把遮阳伞,大约能遮挡住20%左右的日光和热量,这对玉米的成熟极为不利,既使成熟期推迟,又因此导致减产。②减少消耗:天花散粉后,除雄花和小花梗外,其它主茎与分枝并未死亡,但已因霉菌沾染,多呈灰褐色,光合作用极其微弱。并且还依赖植株维持生命、徒耗养料,水分和光合产物,不如折除。③防止倒伏:折除天花后,株高降低,减少了天花招风作用,使大风雨造成的倒伏折茎危险减少,也可使茎秆长的更粗壮些。④消灭病虫:天花主茎中往往有玉米螟潜藏,有的还染有黑粉病病疱、蚜虫、红蜘蛛等,折除处理可消灭。要注意的是天花应扔出田外处理,不可随意扔在田间。

6、拔除空秆和分蘖:由于品种特性或留苗过密,往往发生不长棒子的“空秆”玉米,有的玉米在根际长出1-2个分蘖,这些空秆与分蘖均应拔除,病弱矮小无望的植株也应拔除。

7、削顶:玉米进入蜡熟期后,它的干物质(产量)基本上不再增加,如果阴雨较多,为促使早熟可削去玉米棒以上的茎秆(连同叶片),这样可以极大的改善通风透光和温热条件,使之早熟。

8、扒开玉米壳叶:如果阴雨天气较多,为促早熟可将玉米棒子(果实)外部的苞叶撕扯开,使之曝晾出来,这样很快就能使籽粒硬化成熟。当然在天气正常情况下,也就不必采取这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