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的发生规律

发布日期:2018-10-05 16:44

小麦纹枯病: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夏或越冬,成为初浸染主要菌源。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冬前发生期,早春返青上升期、拔节后盛发期和抽穗后稳定期四个阶段。冬前病害零星发生,播种早的田块会有一个明显的侵染高峰;早春小麦返青后随气温升高,病情发展加快;小麦拔节后至孕穗期,病株率和严重度急剧增长,形成发病高峰;小麦抽穗后病害发生缓慢。但病菌有病株表层向茎秆扩散,严重度上升,造成田间枯白穗。

小麦全蚀病:全蚀病菌以菌丝体在田间小麦残茬、夏玉米等夏季寄主的根部或混杂在场上、麦糠、种子间的病残体组织上越夏。小麦播种后,菌丝体从麦苗种子根侵入。在菌量较大的土壤中,冬小麦播种后50余天,麦苗种子根即受害变黑。病菌以菌丝体在小麦的根部及土壤中病残组织内越冬。小麦返青后,随着地温升高,菌丝增殖加快,沿根扩展,向上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后期至抽穗期,菌丝蔓延侵害茎基部1-2节,致使病株陆续死亡,田间出现早枯白穗。小麦灌浆期病势发展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