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专用小麦“郑麦9023”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8-09-01 14:12

阜阳市于2001年开始推广强筋专用小麦"郑麦9023",去年大面积订单种植,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特别是颖泉区,全区小麦面积2.78万公顷,小麦订单面积6.667公顷。为保证今年午季丰产丰收,大力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十分必要。

一、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

1、及时腾茬整地。秋季作物陆续成熟后,及时收获,及时翻耕,精细整地,要做到在地作物腾一块,整一块,特别是棉花、红芋等晚秋作物,要尽量早整地,且注意整的质量,力争做到深、平、实,上无坷垃,下无卧垡。整地时要注意尽量加深耕作层,耕深要达20-27厘米,有条件的地方可先深松再耕整,最好不用旋耕机整地,如用旋耕机整地,要用大马力机械旋耕,增加深度,旋耕后一定要耙实或镇压后再播种。

2、施足底肥。我区土壤大部分是砂姜土,土壤瘠薄。施肥原则是:平衡施肥,稳氮、增磷、补钾,合理施用微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并重,基肥、追肥相结合。施基肥量:土杂肥每亩不少于4000千克,氮肥(折尿素)15-20千克,磷肥(过磷酸钙)80-100千克,钾肥(60%氯化钾)10-15千克或用三元复合肥(即氮、磷、钾各15%)35千克,加尿素10-15千克。施用其他化肥按含量比例折算,结合整地深施基肥。

3、土壤处理和种子包衣。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每亩用辛硫磷200-250克对水20-30千克,地面喷洒后耕翻。播种前7-10天用小麦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尽量做到不包衣不下种,不包衣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晒2次以上并用小麦播种剂处理后再播种。

二、适期播种,控制播量,提高秋种质量

1、适期播种。"郑麦9023"属春性品种,根据近几年试验,我市播期掌握在10月25-30日播种最佳,最迟11月5日前播种结束,过早或过迟播种都容易发生冻害,减产严重,播种时期应根据当地气温定。坚决杜绝趁墒播种或抢墒播种,做到"适期播种,播期不到,墒再好也不播;播期到,无墒时造墒也要播"。

2、控制播量。10月25-30日机播的,砂姜土和沙壤土地块每亩播量掌握在8-10千克,淤土地块不超过12.5千克。肥力高的田块每亩播量掌握在8千克以内。10月30日以后播种,每迟播2天,播量增加0.5千克,11月5日前要播完,播量不超过15千克。

3、提高秋种质量。做到足墒下种,墒情不足时要及时补墒。播种深度3.3-5厘米,不可过深过浅,过浅容易受冻,过深不利壮苗。杜绝撒播、掩播和木耧播种。

三、加强田管,提高产量和质量

1、查苗补缺。出苗后及时查苗,带水补缺,疏密拔墩,打好齐苗基础。墒情差时及时抗旱保墒,"麦怕胎里旱,胎旱误全年",确保壮苗才能安全越冬。

2、因地制宜,适时冬灌。要根据墒情、气候、苗情适时灌溉,特别是12月20日后遇旱或墒情不足时要灌1次越冬水,保证越冬期需水,提高地温,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及安全越冬。如墒情较好时可不用浇水。

3、化学除草。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发生草害的地块,要进行化学除草,越冬后在拔节前普遍进行1次化学除草,一般采用"杜邦巨星"为宜,每亩0.9-1.5克。用"杜邦巨星"除草一定要2次稀释,以利药物充分溶解。

4、化控。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用缩节胺或矮壮素进行化控,控制旺长和株高,防止倒伏。

5、中耕促壮苗。越冬前主茎叶要达6片以上,次生根7条,群体分蘖70万左右,群体分蘖过多为旺苗,要深中耕断根促壮;过少为弱苗,要追肥促壮。灌水后浅锄破除板结;越冬后及时浅中耕,提高地温,促进返青。拔节前中耕,控制无效分蘖,促进两极分化。

6、施好拔节肥。"郑麦9023"播期晚,成熟早,生育期较短,拔节后相对需肥量大,因而在拔节初期追肥是关键。同时拔节初期追肥不但可提高单产,对于提高小麦质量、增加蛋白质含量等都有重要作用。每亩可追施尿素7-10千克,土壤墒情不足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7、防治病虫害。我市小麦病害较多,有些年份发生较重。前期要注意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中期以白粉病、锈病和纹枯病为主,后期密切关注赤霉病、纹枯病。采取综合防治,积极开展"一喷三防"。防治纹枯病可在返青至拔节前喷施井冈霉素2-3次。

8、抢收抢晒。收获前田间要去杂保良种,收获时要机械收割保纯度;收获后及时晾晒保质量,同时推广机械灭茬,严禁焚烧麦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