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发布日期:2018-08-26 07:45

草莓植株非常容易受病毒的感染,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现植株逐渐矮化,产量降低,果实变小,品质变劣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病毒的侵染造成的。据调查,我国草莓产区主要品种已受到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草莓皱缩病毒等病毒感染。目前,草莓病毒病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国内外的实践均表明,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苗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主要措施。

一、草莓无病毒苗培育技术

1、取材。每年的6-8月,选择植株生长健壮,匍匐茎充实,尖端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取其茎尖或花药,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

2、消毒。材料取来修整后用纱布包好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2-4小时(以茎尖为例),然后进行表面消毒。先用70%酒精漂洗半分钟,然后用0.1%的新洁尔灭浸泡15-20分钟,再用0.1%的升汞(氯化汞)消毒5-8分钟,最后用1-2%的过氧乙酸消毒1分钟。每次都要用无菌水冲洗3-4次后再进行下一次消毒。整个消毒过程都应在超净工作台内完成。

3、接种。接种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接种前要先用酒精灯对接种用具(镊子、接种针、接种架等)消毒自然放凉。先用镊子一层层的剥去茎尖外的幼叶和鳞片,然后在解剖镜下找到生长点(可带1-2个叶原基)用接种针挑出生长点(小于0.5毫米),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封好瓶口,置于培养室内培养成小植株。

4、室内培养。培养室要求干净清洁,室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每天要对室内进行消毒,以防污染。培养温度20-28℃,最适温度25℃,相对湿度70%,光照强度1000-2000勒克斯,每日光照10小时左右。

5、继代培养。每培养25-30天,培养瓶内的小植株就会分出3-5个小植株,把这些小植株分出放于继代培养基内培养;过20-30天后又会长出小植株,如此反复进行继代培养,增加繁殖系数。

6、诱导生根。根据生产需要可在1-2月份集中一批苗子生根。草莓试管苗生根很容易,有的在继代培养基上便可生根。或者在培养基中加入0.5毫克/升的LBA,经30天左右便可长出6-10条长约2-3厘米的小根。

7、温室驯化。把生好根的小苗经光照锻炼7-10天,从试管内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入事先准备好的营养土内,使其逐渐长大发出5-6片新叶的过程称为驯化。驯化用的营养土要求土质以疏松的沙土掺入少量有机质。移栽后要浇透水,支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湿。驯化温度以15-20℃,前两周空气相对湿度80-100%,第三周开始短时间放风,放风强度逐渐加大,至移栽后第四周可去掉覆盖物。根据情况每天或隔天喷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为宜。驯化一般需2-3个月即可移出。经病毒鉴定,确认无毒后放入网纱大棚内繁殖。

8、病毒鉴定和检验。草莓无病毒苗的鉴定检验手段是采用小叶嫁接法、蚜虫接种鉴定法和电子显微镜检测法。利用电子显微镜检测草莓病毒比前两种更直观,而且速度快。其方法是利用负染色法及超薄切片法处理待测叶片,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被测叶片中含有较多病毒颗粒子,可被直接观察到。经检验确认无毒的草莓苗移入网纱大棚进行繁殖。

9、网纱大棚内繁殖。草莓病毒的传播主要靠蚜虫、飞虱等虫媒传播。把无病毒苗放入网纱内繁殖可防止蚜虫等传播病毒。网纱大棚内土壤要经过严格消毒,并注意定期喷施杀蚜虫药。网纱大棚内育苗与苗圃育苗大体一致。

二、繁殖无病毒苗的注意事项

1、试管内无毒苗为母株(A级),母株在驯化网室内繁殖成为原种(B级),A级B级苗应作种苗,B级苗再繁殖为一代生产苗C1级,之后为C2级,即二代生产用无毒苗。生产用苗均指C级苗。

2、执行植物检疫,是防治病毒病传播扩散的重要措施。首先要加强无病毒母株的管理和保存,定期进行病毒检测,保证无毒苗木质量。

3、无病毒原种苗,可供繁殖3年,以后再繁殖,则需要重新鉴定检测,确认仍无病毒后,方可继续用作繁殖母株。

4、蚜虫是草莓病毒病重要的传毒媒介,要及时防治蚜虫。特别是周围有老草莓园时更为重要,以减少病毒的再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