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八字诀

发布日期:2018-08-22 13:56

1、肥:蔬菜所需要的氮、磷、钾比例大致是2:0.8:4-5。新菜田一般三种元素都缺乏,老菜田则氮足磷余钾缺。蔬菜16种元素缺一不长,磷主要在前期施用,氮在后期施用,钾在中期施用。施肥养分要全面。施肥以穴施为好,穴施能诱根深扎,深根能增加产量,长果实,根深叶茂,抗逆性强,品质好。

2、水:前期蹲苗控水,促长深根增产量;中期勤浇少量,品质好,产量高;后期浇水次数要少,但要浇大水,地上与地下保持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保持平衡,以防止过湿染病或使土壤缺氧沤根。

3、光:冬季补光选用紫光膜,无滴膜;夏季遮阳,能增产34%以上。

4、药:首先应考虑补营养素,如蔬菜发生病毒病时要补锌、硅,真菌病害补钾、硼,细菌性病害补钙、铜;其次要考虑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增光,中耕换气,疏叶疏苗;最后考虑使用何种杀菌剂,应注重选含微量元素杀菌剂和生物农药,并分析其需不需要防治,如果施药后不利于产品的形成,则可不施药。

5、密:土薄密植,土肥稀植,高低搭配,长短生长期结合,喜阴喜阳配合。

6、温:蔬菜光合温度为20-30℃;花芽分化长雌瓜。适宜温度为20-24℃,前半夜营养运转,适宜温度为18℃左右;后半夜休息暗化作用,适宜温度为12-1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高产。

7、气:温室蔬菜要少用人粪尿、碳铵和尿素,因为尿素先转化为碳铵,后转化成亚硝酸铵,硝态氮,使蔬菜容易发生氨气,一氧化碳中毒。早晨日出1小时后换气,排出杂气,中午12时左右补充二氧化碳,平衡碳氮比,可使产量翻番。

8、种:根据季节和环境条件,选择耐高温,强光或耐低温,弱光,抗病害,早熟或晚熟,产品色泽适宜当地消费习惯,产量高,品质好,能弥补市场空缺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