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时期,玉米褐斑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2018-08-08 18:27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生较重的一种玉米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

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为害较重。

一、症状: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

生,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常汇集在

一起,严重时在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

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

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二、发病规律: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地或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

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

子在叶片表面上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七、

八月份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在土壤瘠薄的地块,叶色发黄,病害

发生严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

发病。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生病害,玉米12片叶以后一般不会再发生

此病害。

三、发病原因:1、土壤中及病残体组织中有褐斑病病原体菌;2、玉米

5~8片叶期,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

低,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原因;3、空气温度高,湿度大。

四、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并深翻土壤。施足底肥,适时追肥。

一般应在玉米4~5叶期追施苗肥、追施尿素(或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

/亩,发现病害,应立即追肥,注意氮、磷、钾肥搭配。

2、药剂防治:

⑴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⑵及时防治:玉米发病时,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

雾;或用苯来特和氧基萎灵防治,每亩用药100克加水50公斤叶面喷雾。为

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类等,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