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茬茄子栽培技术:
茄子的育苗
播种量的确定
因为种子大小有差异,千粒重不同,发芽率也不一致,一般每亩栽培面积育苗播种量为25~30克,有时需40~50克。
亩播种量=3000×1.2÷(220×90%×90%)
=3000÷178.2=20克
育苗过程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损失,定植后还需补苗,所以一般都要准备后备苗。
苗床准备和床土配制
冬春茬茄子在育苗期间处在深秋初冬,不需要设置温床,在温室地面作畦即可。畦宽1.5米,畦埂高出畦面10厘米,畦埂踩实切齐,耙平畦面,即可铺床。床土要求保水、保肥、通气性良好,每立方厘米的重量不能大于1.5
克。
浸种催芽
种子处理在浸种前2~3天,将茄籽在室外强光下晒8个小时有促进发芽的作用。用1%食盐水浸泡种子并将进行反复漂去秕籽,捞出种子晾干进行药剂处理。
(1)药剂处理为杀灭种子所带病原菌,可采取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处理。首先在300倍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5分钟,而后再用清水洗净其次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最后使用有
效成分0.1%的多菌灵加0.1%平平加浸泡1小时,再用清水浸泡3小时。另外,用0.1%升汞水浸泡10分钟或500倍的50%DT杀菌剂浸20分钟效果也很好。
(2)催芽种子出水后用浸湿纱布或毛巾包好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
茄子发芽与番茄、辣椒有较大的差别,愈是新采的种子,种子质愈好愈不爱发芽。原因是需要变温,不了解茄子这一特性,则催芽温掌握愈准愈催不出芽子。但是陈种子对变温的要求不严格。变温的方法是,在一
天中用30℃8小时,20℃16小时交替进行,发芽整齐。
催芽的头2-3天要充分满足种子对气体的需求,种子冲洗后一定甩干,每天翻动5~6次。一天要投洗2次种子,并把水淋干后继续进催芽,在此期间注意勿与油盐之类物质接触,经过5~6天种子露白时即可拿去
播种,播短芽种子出苗整齐,长势强。
播种
选晴天上午,把播种畦浇足水,除3厘米床土外,下面要湿透7厘米深。水渗下后,再薄撒一层床土,以免播下的种子滚动出现归堆露空现象。
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密闭保温,促进出苗迅速整齐。茄子出苗适温白天25-30℃,夜间20-22℃,土壤温度16~20℃,温度适宜条下,5~6天即可出苗,但温度低时,可延长到20多天。为了有利出苗,在床面上加盖
一层地膜,待见出苗时及时撤出。
从播种到出苗期间还注意观察,如果播种后很长时间不见出苗,可以检查一下种子是否坚实饱满,如果没有粉种,证明种子没坏,又没有缺水等原因,就要设法提高温度,促进出苗。另外还要注意在种子开始拱土
后,在苗床上筛撒薄层细湿土,这样做可利用保墒,防止土壤裂缝和种子戴帽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