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螟虫冬春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2018-07-25 08:27

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是大冶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30多万亩次。近年来,随着一季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二化螟、大螟发生呈上升趋势。

根据大冶市农业局植保站冬前螟虫基数调查,该市二化螟加权平均每亩5023头,比去年增加16.5%,最高田块每亩达到10万多头。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根据该市水稻螟虫越冬基数高、空白谷桩田较多的特点,提出防治技术意见,以降低水稻螟虫的虫口基数,为防治工作打下基础。

一是在今冬明春要采取“翻、压、灌、沤”的方法消灭越冬虫源,要及时翻耕,将残留稻蔸埋压在土下,并关缺灌深水消灭水稻螟虫。

二是对油菜田、小麦田要结合田间管理,开好厢沟、中沟和围沟,将沟土埋压残留在厢面的稻蔸。

三是二化螟、大螟食性较杂,寄主作物较多,在消灭稻蔸越冬虫源的同时,春季还要注意茭白、禾本科作物等越冬虫源,发现为害,每亩用46%BT·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克或40%毒死蜱乳油8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