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赤霉病要做到防与治相结合

发布日期:2018-07-23 13:34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东北华南麦区发病尤为严重,山东省亦有发生。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一般流行年份可引起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重病田可导致绝收。赤霉病菌在病麦粒中产生的毒素也会造成人畜中毒,直接威胁人类健康。防治赤霉病要弄清其发病规律,发病的影响因素,防治的最佳时期,科学使用农药。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预防为主

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与菌源量多少、小麦品种的抗性、抽穗扬花期降雨日数和降雨量、田间相对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要综合考虑发病因素,从种植抗耐病品种、减少种植密度等方式上入手,不能仅仅依靠农药防治,而应该采用综合技术,才能防治好小麦赤霉病,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二:抓住最佳防治时间

防治此病的用药时期为“抽穗到扬花期”。如此长的用药时期内,不同时间段用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有部分农户用药选择在孕穗期,或是扬花末期,更有甚者见到粉红色霉层才开始用药,无论是过早还是过晚,都没有把握好最佳防治时期,喷的药效果很不理想。根据文献报道,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应在小麦齐穗到5%扬花时开始喷药最好。见到粉红色霉层后再防治就已经错过最佳时期。

三:科学选择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多种,选择时要注意科学性,要注意药剂的抗性及作用机理的互补。比如,一些地方长期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由于药剂产生抗药性,效果很不理想,就需加大用药量,或更换别的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