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县小麦生长进入扬花灌浆期,为夺取夏粮丰收,我县积极行动,全力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通过“统一组织发动、统一药剂供应、统一技术方案、统一防治行动”专业化统防统治,切实提高了小麦病虫害防控效果,确保了我县夏粮稳产增产。
但小麦生育后期,即从抽穗到成熟的这一阶段,也是小麦经济产量(千粒重)的形成期,更是小麦田间管理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更应加强田间管理。后期麦田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对产量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切实搞好水肥调控,以满足小麦正常发育生理需求。要防止出现两个极端现象:一是因营养不良造成早衰减产,即:脱肥;二是因营养过剩造成量长晚熟青干,即:贪青。
小麦后期田间管理要围绕“养根、护叶、保粒、增重”来进行。孕穗至抽穗期,乃是小麦一生需水临界限。如果此期小麦受旱,将减产严重,所以要求此期麦田土壤墒情应适宜。同时施用肥料应慎重,可根据小麦苗情进行针对性根外叶面喷肥。对苗情一般的小麦田,应添加磷酸二氢钾,提高灌浆强度和速率,增粒增重增产量。对叶色发黄、群体生产较小较弱、以及有红蜘蛛危害等有脱肥征光的麦田,应添加尿素、氨基酸、微肥,以促进增绿保绿延缓衰老。对生长过旺,叶色黑绿,群体过大过密有贪青徒长趋势的小麦田应防倒、防病、防晚熟,严格控制浇水、禁止使用各种肥料,做到不旱不浇,不得喷打含氮的叶面肥,后期只喷施有关农药防病治虫。一般喷肥可与病虫害防治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