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山区玉米免耕地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8-06-11 01:11

河池市大化县、罗城县地处桂西北大石山区,云贵高原南麓,境内以卡斯特地貌为主,玉米是两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为3.41万hm2,2005—2006年玉米平均产量为3568.5kg/hm2,农民增收十分困难。为挖掘山区玉米的增产潜力,增加粮农收入,2007年以来,在市、县农技推广部门的指导下,大化、罗城县大力推广玉米免耕高效栽培技术,3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6.87万hm2,节本增收8600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据2009年在大化县六也乡豆也村、罗城县怀群镇东安村等百亩免耕示范片验收,春玉米免耕平均产量达7309.5kg/hm2,比当地常耕玉米平均增产1615.5kg/hm2,增产28.3%;秋玉米免耕平均产量达5472.0kg/hm2,比当地常耕玉米增产1492.5kg/hm2,增产37.5%,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深受农民欢迎。现将玉米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播前准备

免耕地玉米对土壤无特殊要求,除黏重板结和低洼易涝地外,南方山区其他旱地均可栽培。甜糯玉米、高蛋白玉米等品种要进行隔离种植,以防窜粉,影响品质。隔离区间距需达300m以上。选用优质、高产、多抗的适宜本地栽培的杂交玉米良种,如迪卡007、迪卡008、正大619、正大999、桂单30号、桂单26号、桂单22号、南校18号、南校9665、隆玉2号、太平洋98等。上述品种在山区种植,适应性广,一般产量达6750kg/hm2以上。

2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

春玉米在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应抢墒播种,一般播期在2月15日至3月20日。秋玉米免耕一般在7月5—15日播种,最迟不超过7月30日。对秋旱严重的地区,可在春玉米收获前8~12d进行免耕套种秋玉米,以抢上季节,避过秋旱[1]。甜糯玉米可根据市场需求,在适宜季节内播种或进行育苗移栽。实行双行单株种植方式,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视密度要求而定。紧凑型品种株距21~22cm,种植6.30万~6.75万株/hm2;半紧凑型品种株距23~25cm,种植5.7万~6.0万株/hm2;平展型品种株距32~34cm,种植4.8万~5.4万株/hm2。基肥施腐熟农家肥18.0~22.5t/hm2、复合肥675~750kg/hm2、过磷酸钙525~600kg/hm2、氯化钾270~300kg/hm2,并注意化肥与种子间隔5cm以上,以防烧苗[2]。

3田间管理

将前作秸秆铺在玉米大行间,既可以保水防旱,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增产。在玉米1叶时,要及时查苗补缺,确保全苗。无论是补种或者补苗,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补种的玉米苗要淋定根水,淋300~400g/穴。玉米长至3叶时间苗,每穴留2苗。4~5叶时定苗,每穴留1苗[3]。定苗时,在缺苗穴的四周适当留双株,以保证有足够的苗数。在抽雄前10~12d即大喇叭口期,重施攻苞肥[4]。攻苞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施尿素225~270kg/hm2或碳铵375~450kg/hm2,可以在株间打洞穴施,然后培土。

4病虫草害防治

在玉米生长期间,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铁甲虫和蚜虫等。在管理中,要加强田间病情、虫情调查,在低龄幼虫和发病初期施药防治。防治纹枯病,在发病始期用3%井冈霉素水剂1.5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治大斑病、小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500倍喷雾。对病害发生较重的田块,每隔1周防治1次,连防2~3次,并交替使用不同农药,以提高防效。防治地下害虫,在播种时用50%辛硫磷rǔ油15kg/hm2与盖种土拌匀盖种;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低龄幼虫用1.5%辛硫磷颗粒剂500g拌细土5kg撒入喇叭口,或用2.5%高效氯氰菊酯rǔ油1200~1500倍液喷雾;对高龄幼虫用10%除尽悬浮剂对水200倍液防治。防治铁甲虫,可进行人工捕杀,或用40%氰戊菊酯180mL/hm2对水750~900kg喷雾;防治蚜虫可用2.5%扑虱蚜对水800倍液喷雾。在播种前7~10d,用20%克芜踪或74.7%农民乐3.75~4.50kg/hm2,或10%草甘膦22.5~30.0L/hm2对水750~900kg全田喷雾灭草。在对药时,加入碳铵45kg/hm2或尿素30kg/hm2,可增强除草剂的吸附效果。喷药时,宜选择晴天。5~8叶进行人工除草,或用4%玉农乐悬浮剂750~900mL/hm2对水450~600kg在玉米行间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