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温室草莓白粉病和番茄灰霉病

发布日期:2018-06-08 11:16

随着温室草莓重茬面积递增,白粉病发生时间提前,发病程度加重,发生面积加大。温室草莓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扣棚以后,苗期主要侵染叶片,花果期主要侵染花和果实。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有稀疏白色霉层,随着病情加重,霉层变厚形成浓密的白色圆斑,严重时叶片上卷并感染叶柄、果梗、叶片产生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干枯。1月份以后草莓进入花果期,花感病后由白色变成粉色;幼果感病后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萎蔫;成果感病后果面有一层白毛,着色缓慢不均匀,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停止生长;严重影响草莓的商品和食用价值。因此,在防治上需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培育健壮、无菌的草莓种苗,控制病源发生。

施用的有机肥要腐熟、复合肥要适量、尤其氮肥不能施用过多,防止烧苗及旺长;适时浇水,控制土壤湿度、温室湿度,满足草莓花果期对水分的要求;合理的栽培密度可以增加温室草莓的通风透光性;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果。

温室草莓连作采用高温闷棚技术能消灭土壤及病残体中的病菌,可综合防治草莓多种土传病害及其他病害。

在生产中对感病品种如红颜、红霞等,在开花前未发病时用保护性杀菌剂进行主动预防,用1×106孢子/克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3000倍喷雾,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喷雾,4%农抗120水剂400倍喷雾,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7-14天喷一次,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发病后要选用具有保护、治疗作用的药剂防治,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倍喷雾,4%四氟醚唑水剂1000倍喷雾,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喷雾,7-10天喷一次,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温室湿度高时50米×8米的棚每棚用2%醚菌酯烟剂4枚,或20%百菌清烟剂4枚进行熏棚。硫磺熏蒸器熏蒸,每次用99.5%硫磺粉20克,预防期每天熏蒸2小时,发病期每天熏蒸8小时,连续使用7-10次后恢复预防期使用方法;熏蒸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草莓白粉病重点在于预防,发病严重后防治效果有限。

唑类药物是防治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常用药,一次用药量过大或多次用药会对草莓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喷洒任何药剂一定要避开盛花期,避免产生浆果、畸形果。

频繁的大量使用药剂也会造成畸形果病污染果面。王俊侠陈海明

目前温室番茄灰霉病发生普遍,少数已侵染青果落地,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由于近期为全年温度最低的时间段,低温高湿的小环境易造成番茄灰霉病发生。

番茄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和果实,亦可为害叶片与茎。幼果染病较重,柱头和花瓣大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转移。果实多从果柄处向果面扩展。致病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严重时果实脱落,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渍状,浅褐色,有不明显的深浅相间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可产生灰霉,叶片枯死。茎染病,产生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展成长椭圆形,潮湿时,表面生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可引起病部以上植株枯死。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应以增温、控水、放风、降湿为主,不可大水漫灌,减少田间结露;摘除病果、病叶,注意要用塑料袋套住病果、病叶后,方可摘除,以免操作不当散发病菌,传播病害,特别是番茄拉秧后要彻底清洁田园,栽种下茬作物前彻底消毒一遍,防止灰霉病菌侵染下茬作物。

在连阴雪天气时喷药防病应改轮换熏药。连阴雪天气下棚内湿度本身就很大,如果为了防止病害发生,而采取喷施药液的方法,一是会进一步提高棚内湿度,反而加重病害发生;二是喷药后,番茄嫩叶易中药害,得不偿失。改喷药为熏药,不仅可避免喷药后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针对番茄灰霉病病原孢子量大的特点,喷药易扩散病原菌孢子,防病效果差。采取熏药防病可选用百速烟剂、灰霉菌核一遍净,熏蒸时间为7-8个小时,5-7天一次,轮换用药,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从而提高药效。

晴好天气,在番茄灰霉病发病初期进行化学防治,用药如下:50%速克灵10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万霉灵8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菌核净8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剂3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5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每5天1次,连续喷洒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