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8-06-06 17:11

黄瓜霜霉病又称“跑马杆”或“火龙”,是黄瓜生产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发病重,如不防治及时,可造成严重减产。

症状特点:发病时在叶片背面产生水渍状淡黄色小斑点,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的黄褐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湿度大时,病叶腐烂,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向上蔓延,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萎死亡。

发病条件:霜霉病的发生和高温高湿、田间通光率低、透气性差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6—24℃,空气相对湿度为85%以上,最适宜其发生流行。

防治方法:

一、选择高抗霜霉病的黄瓜品种。

二、加强田间管理:

(1)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湿度;

(2)及时发现病叶、老叶黄叶并摘除,带走田外,并进行深埋或销毁。

(3)科学施肥浇水,增加施用有机肥料,避免大水漫灌、阴天灌水水。

三、药剂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未发病前,每5—7天用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百菌清进行防治,发现霜霉病的病叶、病株后,用治疗性杀菌剂防治,如金雷、阿米西达、杜邦克露、百泰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不漏喷,不重喷,喷匀喷透。

四、生态防治:

根据气温的升降,调节棚内温度、湿度,以防治病害发生

1.当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此时温度低,不适合霜霉病的发生),注意增温保温,白天少通风,傍晚早闭棚,夜间不通风,使棚内温度白天达32℃,地面保持湿润。

2.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13℃时,应根据外界昼夜温度变化,灵活调节棚内温度、湿度。

3.当日均最低温度在13~15℃时可整夜放风。

4.日均最低温度超过15℃,棚内温度很难降下来时,可通过降低湿度控制病害。此时可整夜放风,灌水应在早晨低温时进行,灌水后闭棚并在棚温升至30℃后再继续放风。

通过以上对棚内温、湿度的管理,可创造适宜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原菌萌发侵入的环境,从而达到抑制病害传播侵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