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管理的关键措施

发布日期:2018-05-08 08:41

自入夏以来,天气连续高温,对水稻中期搁田控苗,促进有效分蘖、抑制无效生长、建立高质量的群体结构十分有利。但也有少数地方的农户,仍因惜水发苗而错过控苗适期,这不仅群体易发过头,而且秧苗素质下降,根黑叶黄,发育不良。尤其是部分田块由于移栽时秧苗素质较差,加之大田冷垡栽秧,栽后一直处于深水闷灌,接着汛期来临,持续了多天的大暴雨天气,使低洼田块长期淹在水中,导致根际环境缺氧,吸收功能减弱,发根受阻,秧苗心叶缩短,抽出缓慢,形成“坐兜僵苗”,严重田块出现稻叶瘟、条纹叶枯病以及赤枯病、矮缩病等病害。为保证增产措施及时到位,当前水稻田间管理必须突出两个关键:

一、及时灵活搁田

在大田秧苗大部分已进入或即将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这是优化群体质量、提高成穗率的关键时期。对此,要克服惜水思想,及时灵活搁田。早搁、轻搁、分次搁,促进根系下扎,控制无效分蘖,排除有毒物质,保证中期稳健生长,并为后期因苗制宜施好穗肥攻大穗进一步创造条件。

二、及时转化矮缩僵苗、病苗

1、僵苗转化对于黄化赤枯、晚发(淹后)僵苗等三类苗田块,采取上喷下追的策略,促进通气补养、发根壮蘖,及时转化促长。其技术措施是:先将田间排至薄水层,亩施钾肥5公斤、锌肥25公斤,施肥后收汤软蹲。

2、喷药治病对于稻瘟病、条纹叶枯病并发严重的田块,每亩用3%消毒立逃(甲酚、愈创木酚)可溶性液剂50毫升(1瓶),加40%富士一号乳剂80毫升(1瓶),再加黄金钾(生物钾肥)50克(1袋),对水40—50公斤,于下午4时后进行叶面喷施,主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并兼转化叶枯病、矮缩病以及僵苗、病苗效果较佳。对于病害严重田块施药后,间隔5天再喷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