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棉花的花铃期是产量形成和需水需肥的关键期。针对当前长江中下游棉区持续高温,及华北东北部和黄土高原局部棉田出现渍涝的情况,提出如下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及时灌溉,保铃增产。花铃期的叶面积大,蒸腾量大,是需水的高峰期。棉株受旱的形态表现为,上午10时左右棉株出现萎蔫现象,表现叶片下垂,生长点凸起,上部果枝伸展不开;干旱脱肥时叶片发黄,落蕾落铃增加。遇到这种情况,要千方百计引水灌溉,缓解旱情。棉田灌溉提倡头水晚,二水早,三水、四水连续灌,每次灌水量也要随之增加。
(二)合理施肥,预防早衰。花铃期是棉株需肥的高峰期,要注意肥水结合,因旱或其他原因未追施花铃肥的棉田,要结合浇水及时追施尿素20公斤/亩左右。有早衰趋势的棉田,先于8月初追施尿素5千克/亩左右,然后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与2%尿素的混合液。该混合液要现配现用,于阴天或下午5时以后叶面喷施,每7天左右一次,连续喷施3次以上,既有防早衰的作用,也有防黄萎病的效果。
(三)排水降渍,防灾减灾。8月是棉区大雨、暴雨和台风的多发季节,要及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轻棉田渍涝。在高培土基础上,提早疏通输水渠沟,保证三沟畅通,做到雨住水退,排灌自如,田间不积水。受渍涝棉田,首先要排净地面积水,清洗叶片浮泥,及时收摘黄熟成铃,剪除空枝,扶理倒伏棉株和再次培土。当田间明水排净,接着适当补施尿素,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棉花恢复生长后要及时化学调控,抹除赘芽。棉田杂草生长旺盛应及时除草以防草荒苗。
(四)科学化控,防病治虫。棉花进入8月份后仍要注意化控。根据长势和气候情况一般化控1—2次,每次亩施缩节安3克左右,兑水20公斤左右。干旱时,伏蚜和棉叶螨呈高发态势,需加强测报,重点防治。防治伏蚜用硫丹、马拉硫磷、马拉·吡虫啉或氯氟·啶虫脒轮换使用。防治棉叶螨可选用阿维菌素类药剂或扫螨净等进行防治。目前棉株高大,枝叶茂盛,要打准部位,严防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