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立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8-04-14 07:37

博湖县种植加工番茄历史较长,每年种植面积占中上等耕地的30-40%,番茄重茬严重,病害发生为害的程度逐年加重,使番茄的产量与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一、症状:幼苗出土后就可受害,尤以幼苗的中后期为重。

(1)幼茎基部受病菌侵染后产生暗褐色椭圆形病斑,发病初期白天中午叶片萎蔫,晚上和清晨又恢复。

(2)病斑逐渐凹陷,并向两侧扩展,最后绕茎基一周,皮层变色腐烂,茎干缩,叶片萎蔫不能复原,植株干枯,根部随之变色腐烂,病苗一般不倒伏。

(3)潮湿时,病斑表面和周围土壤形成蜘蛛网状淡褐色的菌丝体,后期形成菌核。

二、病原: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侵染而引起土传真菌病害。病菌的生长适合温度为17~28℃,12℃以下或30℃以上时,病菌生长受抑制。

三、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1)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病菌的腐生力很强,在没有寄主的土壤中能存活2~3年。

(2)以菌丝或菌核产生的芽管直接侵入为害,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农具传播。

(3)高温高湿、或气温忽高忽低、通风不良、幼苗徒长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蔓延。茄子、辣椒、黄瓜等,在低温下(低于15℃)不利于幼苗生长,易发生猝倒病;而甘蓝、芹菜等,在土温较高时易发生立枯病。

四、防治方法:亩用“克菌康”生物农药15克、甲霜灵锰锌、阿维菌素、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500倍液于一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均匀喷雾植株,10天一次,连喷2次。生长中期每亩用高锰酸钾15-25克灌根或喷洒。为提高抗病性,对生长弱的秧苗进行叶面追肥,亩喷施“富万钾”叶面肥15克或氨基酸植物营养液50克、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力争培育出壮苗,为加工番茄高产早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