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烂铃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18-04-05 11:42

吴桥素有“棉花窝”之称,由于近几年棉花的效益不是很理想,棉花种植面积连年降低,但是每年仍有8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在吴桥县也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正值花铃期,自进入7月以来,吴桥县降水频繁雨水较大,个别低洼地块有积水,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易引发烂铃烂桃现象,发生原因如下:

1.施氮肥过量引起棉株生长过旺,荫蔽严重,抗病力下降而造成烂铃烂桃。

2.湿度过大雨水和田间的高湿度为各种病菌的滋生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多雨的情况下,刚裂的棉铃比没裂的或已裂开的烂铃重,所以阴雨连绵是造成烂铃的重要因素。

3.棉铃虫、玉米螟蛀入棉铃,不但形成蛀孔,而且虫孔内积有大量虫子粪便,给病菌侵染创造了条件,加重烂铃。

4.烂铃主要是通过病原菌侵染引起的,为害棉铃的病菌有疫病、红腐病、黑果病、炭疽病等,为害严重的是疫病和红腐病。

防治此病害的有效措施如下:

1.棉田应控氮增磷补钾

既能防止棉株生长过旺,又能提高棉株抗病力、防早衰。多雨时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渍涝,保证棉田不产生过高湿度。

2.加强整枝调节结铃

吴桥县多是地膜棉,其伏前桃过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调节棉花结铃期和结铃部位,可减少烂铃。早发棉花提倡摘除下部1~4果枝上的早蕾或及早去掉第一、二果枝。整枝能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增加秋桃,增铃重,促早熟,并且还是减少烂铃的有效办法。去掉无效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同时提高铃重。

3.适度化控

肥水条件较好的棉田,棉株容易旺长,应于棉花生长的前、中期,合理喷施缩节安,调节棉花生长,防止棉株徒长,减轻铃病为害。

4.加强病虫害防治

棉花烂铃中60%以上是由病虫害引起的,药剂防治是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的重要措施,要进行针对性杀菌剂喷雾。在花铃期,亩用2.5%多菌灵6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可有效防治铃部病害,直接杀死病菌,减少霉烂脱落。

5.抢摘病铃和老熟铃

在烂铃发生初期,及时抢摘棉株下部的老熟铃及病铃。剥开晾晒,既能减轻产量损失,又能减少病菌再侵染。同时清除枯枝、烂叶、烂铃等,带出田外,除去病原,减少病虫传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