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气谨防油菜菌核病

发布日期:2018-04-04 15:37

油菜菌核病又称菌核软腐病,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在我国各油菜主产地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近期我省高温高湿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极易大面积爆发。

症状及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散落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肥料中越夏和越冬。油菜菌核病从油菜苗期到成熟期都会发生,但以终花期至成熟期发病较重。病菌为害油菜的叶和叶柄、茎干、花和荚,结实期发生最重。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茎部受害最重。茎部染病初现浅褐色水渍病斑,后发展为具轮纹状的长条斑,边缘褐色,湿度大小表生棉絮状白色菌丝,偶见黑色菌核,病茎内髓部烂成空腔。内生很多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表皮开裂后,露出麻丝状纤维,致病部以上茎枝萎蔫枯死。叶片染病初呈不规则水浸汰。后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黄褐色,外围浅黄色,病斑上有时轮纹明显,湿度大时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病叶易穿孔。花瓣染病,初呈水浸状,渐变为苍白色,后腐烂。果荚受害后,褐色变白,种子瘦瘪,内生细小菌核。连作田菌核残留量多;中耕培土等工作不及时做好,就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这是发病重的一个因素。排水不良,种植过密,施氮肥不当,油菜生长过旺、倒伏等情况下,田间通风透光差、湿度大,也有利于病菌繁殖。油菜早春遭受冻害,抗病力减弱,容易发病。气温较高,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往往较重。尤其是在油菜谢花盛期,如遇高温多雨天气,病害就有流行的可能。防治措施:防治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抓紧花期药剂防治。

1、综合防治

(1)实行稻油轮作,避免连作。菌核长期淹水容易腐烂,可减少菌源。(2)选用早熟、高产、抗病品种,一般幼苗期叶色深绿、花期短、分枝部位高、茎杆坚硬抗倒的品种较抗病。

(3)春季注意清沟防渍工作,开深沟排水,做到雨停不积水,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4)深耕深翻、深埋菌核;及时中耕松土(特别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破坏子囊盘,减少菌源,并促进油菜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5)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用氮肥,避免开花结角期陡长倒伏或脱肥早衰,采用高畦栽培和"宽窄行"栽培,有利通风透光,便于田间操作管理。适当配合磷钾肥和硼、锰等微量元素肥料。冬油菜区3月份对前一年种过油菜的旱地中耕l~3次,以破坏子囊盘。重病区可于花期摘除植株中、下部病、黄叶1-~3次,拾出田外处理。

2、药剂防治。油菜进入花期,茎病株率1%以下时喷药防治。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工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施药时应注意喷在油菜中下部茎、叶上(特别是主茎上),以提高防治效果。对感病品种和长势过旺的田块应在第一次施药后的一星期左右,再喷药防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