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皮炭疽病的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8-03-29 11:59

黄皮炭疽病是黄皮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各个生育期均可感病,造成叶斑、叶腐、秃枝、果腐等,影响产量和果品质量。

一、症状

①叶斑。叶片中央和边缘都会受害,病斑圆形或半圆形,直径2—12毫米,病斑可以相互连合,灰白色,边缘水渍状,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

②叶腐。病斑常从叶尖、叶缘处开始,呈褐色腐烂,病部扩展快,无明显的病健分界线,5—7天内可导致全叶腐烂;叶柄受害变褐,易产生离层而导致叶片早落,造成秃枝。

③枝枯。枝条受害发病后,病部呈褐色坏死。

④果腐。炭疽病是造成果腐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幼果期发病较轻,成熟果较易发病。果实上初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圆形病斑,呈褐腐状,表面密生橘红色粘孢团。

二、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黄皮炭疽病由小丛壳属的一种圆小丛壳菌所致。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枝和病果上越冬,翌年春季当环境适宜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或昆虫传播,在寄主组织表面从伤口、气孔入侵、危害。该病在黄皮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一般从夏梢、花果期以及秋梢发病较多。

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1—28℃。所以一般在高温多湿的天气条件下容易诱发本病。

炭疽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关系密切,栽培管理粗放,缺乏水肥,或偏施化学氮肥,树势衰弱,发病较重。果园的土壤条件也是诱发病害的原因之一:土质过分粘重,或者过分疏松,保水保肥力差的果园,病害也容易发生。炭疽病菌有潜伏侵染特性,因此收果季节如遇台风雨,会促成已侵染潜伏的病菌迅速蔓延,使果期病害大面积发生,造成大量烂果,影响产量。

三、防治方法

①科学用肥用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防止病菌侵染。

②做好田园清洁,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处理烂果,减少越冬病原体。

③及时施药,保护新梢、幼果。新梢抽发初期和谢花坐果期,均应及时施药。药剂可选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