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发布日期:2018-03-25 20:39

一、发病症状

病害多在门茄坐果后开始发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片,引起叶片歪曲。晴天高温,病株萎蔫,夜晚或阴天可恢复,病情急剧发展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症状由下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病株矮小,株型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二、防治方法

1.选好种。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选用适宜的抗病品种。

2.挑好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种植茄子,并深翻平整。发生过黄萎病的地块,要与非茄科作物轮作4年以上,其中以与葱蒜类轮作效果较好。

3.施好肥。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性。适时定植,要求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定植,定植时和定植后避免浇冷水,并注意提高地温。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也可用嫁接育苗的方法防病,用野生托鲁巴姆茄、红茄等作砧木,栽培茄作接穗,防控效果明显。

4.管好水。要选择晴暖天气浇水,防止阴冷天浇水使地温低于15℃引起黄萎病暴发。要小水勤浇,使土壤不干不裂,减少伤根,控制发病。门茄坐果后,追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宝等,或茄科类专用叶面肥(沃丰素)2~3次,或每次亩追氮肥10~15公斤,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力。

5.用好药。用青枯立克+大蒜油的混合液对严重病株及病株周围2~3米内区域植株进行小区域灌根,连灌2次,两次间隔1天,根据病情,第二次用药后可间隔3~5天再巩固用药1次。其余未发病植株也应用上述药剂穴灌预防1~2次,间隔3~5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