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合理株型很关键

发布日期:2018-03-18 22:39

天前,我们在此讨论了好品种的具体标准,即:高产、优质和低耗。不论是小麦育种还是小麦栽培,想要实现这个“好品种”的标准,都离不开“理想株叶型”来支撑。那么,“理想株叶型”在不同麦区或不同种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应该是什么样儿呢?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和对一些麦区生产特点的肤浅认识,我将其大致归纳了三种模式,即:北部冬麦区,包括一些土壤贫瘠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理想株叶型”应该是“U”型和过渡“W”型;黄淮麦区可以有两种,一种是“V”型,另外一种是“V+Ⅱ”,意思是将“V”套入罗马数字的“Ⅱ”里边、不让V过分向外伸展、麦脚仍然利落的一种类型;第三种是长江中下游和西南一些麦区小麦品种的“理想株叶型”应该是罗马数字“Ⅰ”的类型。

第一,先说北部冬麦区、包括一些土壤贫瘠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理想株叶型”为什么应该是“U”型和过渡“W”型?

这个地区的生态特点是:冬季寒冷多风少雨雪、加春季的干旱。适合这种生态环境的类型则非“U”型莫属,从过去若干年的一些典型品种看,也大都具备这种模式。它们幼苗表现匍匐性强,假茎短,叶片夹角大(叶片夹角大的类型几乎都分蘖多)、分蘖多;成株株型成“U”型,分蘖成穗扩张性强,但穗子的单位面积内穗数并不是太多,给人感觉较为密集但通透性好;叶片虽然披捶,但并造成过于严重的郁闭。这就是适合这种生态特点的株叶型,我们叫它“理想株叶型”。

近二三十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本地区对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品种的类型在由“U”向着“W”型进化。而“W”型的特点是基本适合本地区生态特点,单位面积穗数有所较“U”型增加,茎秆质粗壮程度和质量也都有所增加,特别是“麦脚”利落了不少,叶片也在向着轻披捶或不披捶发展,由此改善了株间环境,减少了病虫害发生强度,不论是对高产、还是优质、或是低耗都是个更好的促进。

第二,适合黄淮麦区的“V”型和“V+Ⅱ”两种类型是为什么?

这个地区的生态的生态特点是降雨适中,冬季已经不同于北部冬麦区那样的干冷,北部和偏北部病虫害相对发生较轻,我国主要的冬小麦高产良田大都集中在这里。品种的特点是:多穗,强秆矮秆,株型紧凑、叶片较小、夹角小,叶姿追求挺直上举。

一般地理位置靠北一些地区多以“V”型品种类型为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幼苗半直立型,叶片夹角对于“U”型,分蘖也较少于“U”型,但它们单位面积内分蘖成穗要多于“U”型;这种“V”型到了生育后期,穗层平整密集,麦脚通透利落!(上边(穗层)插不进手,下边(麦脚)能跑狗)

“V+Ⅱ”型(“V”套入罗马数字的“Ⅱ”里边、不让V过分向外伸展、麦脚却仍然利落的一种类型)更适合黄淮南片靠南一点的地区,这个地区雨水相对多了,小麦病虫害发生也严重了,这样应该的要求是基本的穗数与“V”相仿,但不应该再“插不进手”,穗层行间要有一定的“缝隙”(就是用“Ⅱ”给“V”归出来的间隙),有利于通风透光和防治小麦病虫害等操作的便利和有效。

第三,长江中下游和西南一些麦区小麦品种的“理想株叶型”为什么是罗马数字“Ⅰ”的类型?

这一类地区的典型特点是雨水更多了,病害发生也更加的严重了。从我们见识到这一类地区的品种看,它们单位面积穗数明显的降了下来,单穗重却有明显的上升。甚至四川的一些地区还有了“穴播”的种植方式。

这一类地区品种的表现多为春性偏强,有较大的穗子(单穗重较高)、单位面积内穗子较少,较高且粗壮的茎秆,较大的叶片披捶;幼苗分蘖能力较弱,表现直立性强,颜色较淡,与我们上述几种类型相比,才有了罗马数字“Ⅰ”的意思。发展方向也是保从安全、促优质、降消耗下手,具体内容包括保持或稍稍降低一些粒重,稳定和增加单穗粒数,改善叶姿,适当缩小叶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