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草莓没有底肥怎么办

发布日期:2018-03-18 18:44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左右,晚上8~12℃,不应低于5℃。容易保持品种特性和果实品质。

草莓不耐涝,雨季要注意排水。

疏花疏果。

四季草莓栽植后60天左右即可开花结果。

为生产优质大果,高产高效,要栽壮苗、养大苗;特别是春天定植的幼苗,一定要把苗养大、养壮后再结果,早期注意及时疏除花苗、匍匐茎,待苗冠幅长至30-40厘米时再留花结果。

取材方便,可以利用生产田采苗,也可以建立母本园采苗。

保护地栽培草莓采用高垄栽植,一般不需中耕,地膜覆盖时期应根据气候环境和栽培要求而定。

⑵草莓生长季节的杂草防治。

苗期人工除草后,在马齿苋、狗尾草、稗草等杂草3-5叶期,每亩用35%的稳杀得乳油40-7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或每亩用10%禾草克乳油40-125毫升加水35公斤左右,均匀喷雾于杂草的茎叶,效果良好,且对草莓苗安全(应用前要先做试验)。

幼苗生命力强,结果早,当年秋季定植,第二年春夏便可结果。

病原在枯叶病斑上越冬,第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病原生育适温18~22℃,低于7℃或高于23℃发育迟缓。

用传统方法繁殖培育出来的草莓小苗的生长速度慢、占地多、易遭受病毒侵害、容易引起退化、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等缺点,而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培育壮苗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些缺点:

开花后:白天温度23~25℃,晚上7~8℃。减少用药次数保护地草莓的病虫害防治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尽量不用药或少用药。

若病虫害较严重,则应注意在花前或花后用药。

采取人工授粉在中午11~12时花药开裂高峰期,采取人工微风(用扇子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也有良好效果。

繁殖速度快: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获得几千到几十万株苗,发展潜力大。

目前蜜蜂授粉方式,采用熊蜂授粉效果更好,熊蜂活动能力强,在相对较低棚温下仍可采集花粉,3个棚配1箱熊蜂,棚间轮流放置。

例如以宝交早生作为主栽品种,可以搭配春香、明宝和明晶作为授粉品种。

同一品种在园内可以集中配置,以便于管理和采收,但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相距不宜超过20~30米。

为了延长鲜果供应时期,错开采收高峰和缓解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在同一个草莓园内,可采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

可迅速更新市场品种:根据市场需要,2~3年内可以更新一次品种,常规生产则需要4~5年。

根外喷施一些含有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叶面肥+高纯磷酸二氢钾(磷钾源库),提高草莓果实质量和产量及草莓的色泽和硬度,同时还能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老叶一般在叶柄开始发黄,叶柄由直立变为平展时即可从叶柄基部摘除。

果实垫草。

随着果实增大,花序逐步下垂触及地面,易被泥土污染,既影响着色和品质,又易引起烂果,未采取地膜覆盖的草莓园应在开花2-3周后,在草莓株丛间铺草垫于果实下面,或把草秸围成草圈,把果实放在草圈上。

赤霉素处理一般在大棚覆盖薄膜后7d左右(天气晴好情况下)进行。

生产灵活:只要建立起组织培养操作车间,即扩大培养实验室,就可全年生产,还可以使植株保存在冷库中直至秋天或第二年春天。

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对灰霉病、叶斑病、黄萎病、芽枯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可选用波尔多液、绿乳铜、绿得保、代森锌、甲基托布津、防霉宝、多菌灵等药剂喷防,特别是在发病后应及时施药,将病害控制在始发期。

病毒病主要是由蚜虫带毒传染,应注意防治蚜虫。

健康植株比例大,增产效果明显:茎尖组织中的分生组织本身不带毒,且整个操作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培养的无病毒苗比一般未脱毒苗生长快,坐果率高,结果期延长,果重明显提高,平均可增产30%~50%。

覆盖厚度。

以当地气候条件及覆盖材料的保温性能而定。

一般厚度3~5厘米,亩用草约200~300公斤。

覆盖方法。

覆盖最好分两次进行,浇完封冻水后,稍干,先盖上一部分材料,过几天,气温不再回升时再全部盖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