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蔬菜切莫过度控水

发布日期:2018-03-12 08:54

冬季温度低,蔬菜生长缓慢,需水量相对较少,因而在冬季大棚蔬菜生产中要适当控制浇水。

这本是一项非常合理的管理措施,但是很多菜农误解了控水的含义,在冬季不敢浇水,浇水间隔时间长达40天,甚至100多天。其理由如下:一是怕浇水后地温下降,造成伤根,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二是怕浇水后棚内相对湿度提高,造成病害的发生流行;三是怕浇水后棚内温度难以提高,影响蔬菜产量的提高。

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首先,大棚蔬菜一般需水较多,如不能保证水分正常供应,蔬菜的正常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在蔬菜生长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其抵抗病害的能力会减弱。虽然控水本意是为防病,但是其实并不能达到目的。其次,没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蔬菜的生长受到影响,收获推迟,产量降低,即使蔬菜不发病,栽培也已失去应有的意义。最后,长时间控水,虽地表层看似不干,但耕作层内的湿度其实已很小,其原因是地膜阻挡了水汽的向上蒸腾。这样就容易使根系加快衰老,导致蔬菜生长不良。

为确保冬季大棚蔬菜正常生长,病害少,正确的做法:

水温尽量高些:大家都知道,浇水是造成地温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浇水造成地温下降,一般强调使用井水,而且输送水的渠道不要太长。如果使用地上水,须将水先引入棚内,在水池中预热后浇灌。

浇水要把握时间:首先,浇水间隔时间不可过长,应根据蔬菜的需求及时进行浇灌,一般情况下浇水间隔期以20~30天为宜。浇水要在晴天早晨揭开草苫后进行,浇水后至少要保证有2~3个晴天,这样可缩小地温和水温的差距,而且浇水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提高地温和排除湿度,不会因浇水而造成地温大幅度下降。需要提醒的是,浇水的当天和第二天应先提高温度再进行通风,尽量缩短通风时间。若种植的是黄瓜,可将棚内温度提高到35℃再进行通风。

水量不宜大:一般浇水后会降低地温,而且水量越大地温受到的影响越大。因此冬季应严格控制浇水量。可采用膜下浇小沟、浇小水的方法进行浇灌,每次浇水量达种植畦(小沟)的1/3即可。有条件的可采用膜下滴灌,这样既能满足水分供应,又不会急速降低地温,同时也不会提高棚内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