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水稻应对高温及当前田间管理建议

发布日期:2018-03-05 15:14

当前,我省沿江早稻处于黄熟期-收割期,双季晚稻育秧待插;主体的在田一季中稻陆续由分蘖期,转入拔节期,部分早育早插的中籼稻进入拔节孕穗期;此阶段是搭建中稻丰产架的关键时期,也是水肥管理、病虫和灾害防控的主要时期,特别是对高温敏感的时期。总体来看,除局部麦茬直播水稻生育进程略迟,长江中下游水稻群体动态结构合理,生长平衡,已形成丰产苗架。

但自7月13日始,受副高影响。今年以来的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长的高温天气(27°C——37°C,局地最高气温可达38——40℃)持续到21日,22日台风过后25日起最高温略有下降至35°C上下,但夜间低温基本维持在27°C上下,7月底8月初甚至上升到29°C。

持续高温一是加速水稻生育进程,不利群体稳健生长,二是对处于孕穗和抽穗期特别是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影响较大,导致开花授精受阻,小花败育,空秕粒增加,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三是部分地区高温导致干旱,胁迫水稻生长发育,乃至产量形成;四是对于部分迟熟早稻和再生稻的头季稻,正在灌浆高温逼熟,增加垩白米率和碎米率。

针对当前江淮水稻长势和气象特点,安徽省水稻产业体系和有关专家会商提出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减轻高温热害的田间管理意见。

(一)再生稻和早稻

1、早稻适时收获,防止“割青”。沿江各稻区要提早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适时抢晴收获,大力推进带茎秆切碎和抛洒装置的收获机作业,便于秸秆还田和埋茬,提高收获效率。一般齐穗后25天左右、全穗失去绿色、颖壳90%变黄时收获,防止出现“割青”。早稻收获后应及时用谷物烘干机烘干或晾晒至标准含水量,提倡集中烘干,避免霉变。迟熟早稻田切忌断水过早,防止出现早衰和高温逼熟,降低产量,米质变差。

2、再生稻田以水调温,增加田间湿度。灌浆结实期出现持续35℃以上高温天气,要采取浅湿灌溉,以湿为主,提高土壤供氧能力,保持植株较多的活根数及绿叶数,籽粒灌浆至收割前一周,实行2——4厘米水层和轻度落干(15厘米深丰产沟无水时)交替的干湿灌溉。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大群体基部、中层和穗层温差,加快蒸腾散热,调低穗层温度。

另有条件的,还可以在高温之后采取叶面喷肥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增强抗逆能力,修复高温伤害,减轻危害、稳定结实和充实,改善米质。

(二)中稻和晚稻

1、科学水管,提倡充分利用作物自身蒸腾调温能力,辅以灌水调节温度的措施。对于大部分未进入孕穗抽穗期的中稻(以中晚粳稻为主),可利用高温干旱天气及时烤田,借助植株的自身蒸腾散热降温能力,但要注意烤田适度,不能造成干旱胁迫,田面开裂后管跑马水后再烤,防止干旱萎蔫后不能自然恢复生长。对于部分进程早的中籼稻,完成烤田进入拔节期的中稻,可适当采取以水调温或采用流水灌溉降温措施,也应注意干湿交替管理或日灌夜排。对于皖西已进入抽穗-扬花期的早熟型中稻,如遇38℃以上的高温,会影响扬花授粉和结实率,可采取深水灌溉,以水调温;同时还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钾肥等措施缓解或减轻危害。对受旱的水稻田,要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双晚育秧田加强水分管理,有条件的可日灌夜排或长流水灌溉,加速水循环,调节温度,稳健生长。

2、及时烤田,控制群体规模,健壮个体,提升抗逆能力。在群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90%左右时均应自然断水搁田,坚持早搁、分次轻搁,使全田土壤沉实不陷脚,田面土表见新根,稻株叶片挺起,叶色褪淡显黄,并将手插稻群体高峰苗控制在适宜穗数的1.3——1.4倍,抛秧稻与机插稻控制在1.4——1.5倍,直播稻切忌超过1.6倍;土壤肥沃的旺长群体应适当重搁,而肥力中下等土壤上的偏小群体,则应轻搁田。控制群体规模,健壮个体生长。

3、强化病虫害防控减损失。要采取“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方针,加强病虫情测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强化抽穗期前后病虫的总体防治。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尤其是稻曲病的第一次预防用药要提前到破口前的12——15天进行。

3、适时合理施用穗肥。穗肥的施用,要在群体高峰苗已过,叶色明显褪淡显“黄”的基础上进行,要因栽培方式、品种、苗情合理施用。

从品种类型看,5个伸长节间的中稻品种,其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例为6∶4,穗肥施用叶龄期为倒4叶后半叶与倒3叶期;6个伸长节间的晚稻品种,其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例为5∶5,穗肥高产高效施用叶龄期为倒4叶初与倒3叶期。

从苗情长势看,对群体茎蘖数量适宜、叶色正常的田块,分别于倒4叶和倒3叶期施用穗肥。一般粳型占一生总施氮量的40%——50%,籼型为30%——40%;对群体茎蘖数量偏小、叶色早落黄的田块,宜在倒4叶初与倒3叶期分2——3次施肥,穗肥用量可因苗比原定计划数量增加10%——30%,以利“促弱转壮”。对群体茎蘖数过大、叶色偏深的田块,一般在倒3或倒2叶期因苗减量推迟施用。

此外,拔节期可根据土壤钾、硅营养丰缺程度合理施用钾、硅肥,一般亩用氯化钾5——10公斤、二氧化硅5公斤左右。籼稻易早衰,可在抽穗至灌浆初期适当施用粒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