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1.播种时间12月中下旬电加温线播种育苗,视温度情况翌年2月中下旬定植。
2.土壤条件选择疏松肥沃、排灌便利、盐渍化程度低的土壤。
3.种植密度栽培密度不宜太高,株距45-50厘米,行距75-80厘米。
4.肥水管理每个标准大棚使用优质腐熟有机肥20包,复合肥料25公斤。门茄开始采收后进行追肥,每次尿素5公斤及钾肥5公斤,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7~10天进行一次。采收期间加强肥水管理是确保长周期高产栽培的关键。
茄子定植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定植时浇足水后到门茄“瞪眼”前一般不许再浇水。门茄“瞪眼”后开始浇水根据土壤湿度情况一般每4~5天浇水一次。果实的光泽度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
5.整枝摘老叶门茄以下的侧枝全部摘掉,门茄以上视植株生长情况保留2-4根粗壮主枝,其余侧枝坐果后果实上部留1~2叶后打顶,果实采收后将该侧枝全部打掉,随时去除下部的老叶。生长中后期可根据当地的条件用支架或绳子支撑植株。
6.温湿度管理温度应控制在18~35ºC范围内为宜,通风应尽量10点到11点温度较高时进行。晴天可适当延长通风时间。
7.激素处理采用30~50ppm的番茄灵(防落素,非水溶性的需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在稀释)喷花或用30~40ppm2,4-D溶液涂抹花萼及花梗部位,溶液中可加入农利灵或速克灵1g/kg水防果实灰霉病及菌核病。
8.病虫害防治冬春季日光温室内病虫害主要有灰霉病、菌核病和蚜虫。平时应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9.采收果实采收应选择在早上或傍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有条件情况下将采收的果实装入塑料袋内保湿。运输途中茄子的外部温度控制在8~10ºC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