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传和土传病害的综合防治

发布日期:2018-03-02 23:04

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及良种的频繁调运,小麦种传和土传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呈加重趋势,已成为我省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加强小麦种传和土传病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已成为小麦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发病原因一、偏施氮肥不均衡施肥,尤其偏施氮肥,有利于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的发生。早播及播量大有利于纹枯病、全蚀病、线虫病的发生。

二、连作小麦连作及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导致土传病害的病原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使小麦根系处于一个易感病的环境中,增加了发病机会。

三、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大量未经处理的小麦病残体直接混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病原菌数量迅速增加,分布更加均匀,非常有利于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黑粉病等病菌的传播蔓延,使土传病害由点到片,由零星发生到普遍重发生。

四、种子的无序生产和调运由于部分种子生产和经营单位植物检疫意识淡薄,擅自在小麦腥黑穗病、全蚀病发生区繁育小麦种子,或从疫区调运麦种,导致小麦腥黑穗病、全蚀病迅速扩展蔓延,危害越来越严重。

五、现行种衣剂质量差、防效低据农业部近两年的抽查,国产种衣剂的合格率为70%左右,从市场上抽取的样品合格率不足30%,不合格产品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甚至为零。

六、农民防病意识淡薄只重视小麦地下害虫的防治,对小麦种传和土传病害的防治认识不足,只用杀虫剂拌种或使用劣质的种衣剂拌种,甚至白子播种,导致小麦种传和土传病害的发生越来越重。综合防治技术小麦种传和土传病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在强化检疫控制的同时,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主导,协调运用多种措施,有效控制此类病害的发生。

一、植物检疫繁育小麦种子必须在播种前15天向检疫部门申报,繁育材料必须进行检疫除害处理;严禁在全蚀病、腥黑穗病等检疫对象发生区繁育小麦种子;凡未经产地检疫合格的种子不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对违反植物检疫条例而擅自繁育、调运、经营小麦种子的单位与个人依法严肃处理,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小麦检疫性病害的传播。

二、农业防治(一)选用抗病良种。在小麦全蚀病、纹枯病多发区,应种植豫麦18、豫麦49、新麦11、周麦18、高优505、矮早4110等抗病品种。(二)轮作。在小麦全蚀病重发区,改种非禾本科作物,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充分发挥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拮抗作用。(三)精细整地。实行深耕,精耕细耙,提高播种质量,促进小麦壮苗早发。(四)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施用小麦专用配方肥,避免偏施氮肥和带有病残体的有机肥。(五)加强管理。避免早播,合理密植,返青期及时中耕,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创造一个有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六)消灭病残体。小麦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残体,对于纹枯病、根腐病的病残体,要带出田外集中处理。腥黑穗病和全蚀病的病残体要就地烧毁,以免疫情扩大。

三、生物防治在全蚀病发生区,用生物农药消蚀灵、蚀敌,每100克拌10公斤麦种,返青期每亩用蚀敌200克,加水50公斤灌根,对全蚀病的防效达50%。在纹枯病重发区,于返青期每亩用20%的井冈霉素50克,加水50公斤,对茎基部喷淋,防效达80%。

四、化学防治(一)药剂拌种。在全蚀病重发区,用12.5%的全蚀净,或2.5%的适乐时,每20毫升拌麦种10公斤,对全蚀病的防效达90%。防治小麦黑穗病用3%的敌委丹20毫升,或2%的立克秀15克,拌麦种10公斤,防效达90%。在纹枯病、根腐病多发区,用2.5%的适乐时10毫升,或3%的敌委丹20毫升拌麦种10公斤,冬前防效达80%。在冬前锈病多发区,用3%的敌委丹或3%的立克秀20克拌麦种10公斤。在小麦胞囊线虫病重发区,用3%的呋喃丹悬浮剂拌麦种10公斤,可兼治地下害虫。(二)药剂灌根。小麦返青期,在全蚀病、纹枯病重发区,每亩用12.5%的烯醇40克,或20%的三唑酮100毫升,加水50公斤灌根,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兼治白粉病和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