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拔节孕穗期病虫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18-02-16 11:34

水稻已进入拔节长穗期,植株生长旺盛,田间群体迅速增长、湿度大、气温高,极有利于水稻多种病虫发生发展。纹枯病发展迅速、为害重;稻瘟病在部分田块流行;白叶枯病在老病区开始发病流行;一代二化螟残留基数高于去年;纵卷叶螟、褐飞虱、白背飞虱迁入峰明显,虫量高于去年。拔节孕穗期水稻补偿能力下降,防治病虫,保护产量已进入关键时期,各乡镇要抓住时机,开展防治。

一、发生情况

1、水稻纹枯病:系统田7月29日病穴率6%,病株率0.64%。7月31日大田普查:纹枯病在我县稻田普遍发生,病田率100%,平均病穴率17.2%,幅度在2%—71.4%,全县将偏重发生,部分田块大发生。

2、稻叶瘟:7月26日稻叶瘟全县病田率60%,发病田块平均病叶率1.5%,幅度:0.5-30%,扩展迅速,部分田块大发生。

3、白叶枯病:7月底老病区出现发病中心。由于我县感病品种面积大,往年白叶枯病发生较重,菌源充足,尤其白叶枯病老病区有大流行趋势。

4、二代二化螟:7月28日始见蛾,7月31日剥查二化螟一代残虫量42头/亩,比去年高80.3%。卵孵第一峰在8月10日左右,卵孵第二峰(主峰)迟于去年,在8月21-22日左右。预测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

5、稻纵卷叶螟:灯下(黑光灯),7月25日见1头。系统田赶蛾五(3)代7月19日始见,蛾量30头/亩,7月21-25日累计赶蛾2180头/亩,其中24日出现一蛾峰,蛾量达1510头/亩,7月26-31日累计赶蛾630头/亩,8月2日出现迁入峰,系统田赶蛾570头,百穴幼虫9头(其中1龄2头、2龄3头、3龄3头、5龄1头),卵25粒,壳8.3粒。8月3日赶蛾270头,8月4日240头。大田普查,7月24日平均赶蛾量994头/亩。7月25日平均赶蛾量236头/亩,7月31日平均蛾量38.1头/亩,8月2日亩蛾量478.4头,高的田块亩蛾量1100头。历期法推算,将在8月8-11日出现一个1龄幼虫峰。

6、白背飞虱:灯下:①频振测报灯:四(1)代7月3日始见,比去年迟7天,7月3-4日累计诱虫68头,其中7月4日虫量为52头。②黑光灯:7月20日始见1头虫,截止7月31日共累计诱虫38头,比去年同期增153.3%。7月29日系统田白背飞虱虫量为824头/百穴,主虫态以低龄若虫为主,有效卵量1812粒/百穴。7月31日大田调查,全县加权平均虫量87.4头/百穴,加权平均卵量:32粒/百穴。

7、褐飞虱:五(2)代褐飞虱灯下7月25日见7头,去年同期1头,8月2日系统田调查百穴虫量22头,采取治上压下策略,防治五(2)代控制六(3)代。

二、防治意见

由于今年降雨频繁,雨量大,给田间用药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迁飞性害虫发生期不整齐,因此,在防治适期内一定要抢晴天抓雨隙,不失时机用药防治。普治纹枯病、纵卷叶螟、飞虱,挑治稻叶瘟,封锁白叶枯病,兼治二代二化螟第一峰及其它病虫。同时要注意预防个别早破口田块穗瘟。

1、防治时间:8月8-11日。

2、防治药剂:每亩用140%毒死蜱100毫升+25%吡蚜酮20克;215%阿维毒乳油80毫升+25%扑虱灵40克;35%阿维菌素20毫升+25%吡仲乳油150毫升,药剂配方与前次用药交替使用,均要加20%井岗霉素粉剂4袋。稻叶瘟病田块每亩另加25%使百克乳油40-50毫升或20%三环唑(单剂)100克。白叶枯病田单独用药,亩用50%氯溴异氰尿酸50克或20%叶枯唑100克或50%克菌壮可湿性粉剂70克,以上药剂配方任选一种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或兑水10公斤弥雾。

三、注意事项:

1、严禁使用甲胺磷、1605等国家明令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注意个人防护。2、喷药时避开高温时段,每天上午九点前和下午五点后施药,白叶枯病发生田块要注意单独用药,宜在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露水出现前进行,从发病中心外围向内喷雾,避免人为和田间串灌传播。3、喷药时用水量一定要足,喷雾要匀。同时水稻田要保浅水层。4、使用后的农药包装物应当集中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污染环境,以防人畜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