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对土壤水分的要求

发布日期:2018-02-13 06:39

各种花卉由于原产地水分环境上的差异,具有不同的需水要求,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也不尽相同,并在形态和生理结构上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如原产美洲荒漠地带的仙人掌类植物,为了适应当地降水极其稀少的干燥环境,减少水分蒸发,叶片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强烈退化变小,变成针刺状,并有很厚的角质和蜡层覆盖,因而有利于保持体内的水分不被蒸发,即使接连几年不予供水,照样还能顽强地生存下去。而大多数来自暖湿地带的常绿花卉,由于叶大而薄,组织柔嫩,且无致密厚实的蜡层和角质层保护,气孔又经常处于开放状态,使水分的蒸腾量很大,因而对茎叶类器官水分的贮存甚为不利,为了维持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就需要经常供给充足的水分。

花卉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在各生育阶段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播种后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以便湿润种皮,使种皮膨大,有利于胚根和胚芽的萌发;种子萌发出土以后,根系较浅,幼苗又很细弱,应保持表土适度湿润;以后,为了防止苗木徒长,促使植株老熟,应降低土壤湿度,即所谓"蹲苗",在苗期蹲苗,是培育壮苗有效措施之一;当生长到一定时候,相对干旱(在花卉栽培上称"扣水"或"制水")还能使枝条停止加快生长,积累营养物质供应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是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时期,此时对梅花、桃花、偷叶梅、金柑、紫薇、紫荆等适当控水,少浇或停浇几次水,能抑制或延缓茎叶的生长,提早并促进花芽的形成和发育,从而达到花开繁茂、硕果累累的观赏目的。但在花卉的开花期内,土壤水分的供应就应保持在适当水平上,水分少则开花不良,使花期变短,水分过多也会引起落花、落蕾。此外,空气湿度对开花也有影响,湿度过小使花期变短,不能显现出各种固有的花色。但湿度过大也会引起花瓣霉烂,病虫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