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光效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8-01-28 00:19

高光栽培技术是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推广的新型栽培种植模式,是一种改变垄向和扩大垄距的耕作方法,将耕种的垄向改定为南―南西18-20度。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技术要点

1、地块选择。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平整地块,不能选择岗坡地和低洼地。

2、改玉米普通品种为耐密品种。选择生育期125-128天,积温在2700-2800℃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耐密品种。如先玉335、良玉11、良玉99等。

3、改垄向。垄向改为磁南偏西18-20°,使垄向与北方夏季的阳光照射方向一致。

4、改小垄为大垄。将原来60厘米-65厘米的小垄改为大垄行距170厘米,小垄行距30厘米,2米为一个组合垄。

5、种子处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

一是晒种。将种子晾晒2-3天,改善种皮通透性,促进种子后熟和酶的活性,增强种子的发芽力。

二是种子包衣。种衣剂是目前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及玉米丝黑穗病的有效措施。

6、播种方法。第一年按耕作行宽30厘米,休闲行宽170厘米进行播种。在耕作行上种植2行玉米,株距为13-15厘米,播深3-4cm,深浅一致,播后及时镇压。每公顷保苗6.0-6.5万株。

第二年在第一年耕作行的东侧间隔30厘米左右进行播种,仍按耕作行宽30厘米,休闲行宽170厘米进行播种。

第三年播种与第二年播种同侧,再间隔30厘米左右,仍按耕作行宽30厘米,休闲行宽170厘米进行播种。

第四年播种再回到第一年的播种位置。三年完成一个工作周期,四年一个轮回。

7、科学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需肥特点确定施肥量,做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底肥、口肥、追肥三结合。

底肥要在两个播种行中间施入,深度14-16厘米;种肥做到种、肥隔离,施到种子侧下方5-8厘米处;追肥在玉米苗带外侧8-10厘米处,深度8-10厘米。

8、田间管理

化学除草:播种后5-7天,应用高效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查苗补种: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有粉种,及时催芽坐水补种

间苗定苗:当幼苗长到3-4片叶时,间掉小苗,弱苗,留壮苗。

防治玉米螟。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防治大小斑病。在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散前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进行预防。

9、适时收获。当籽粒乳线消失,去掉尖冠后出现黑色层,此时为玉米安全成熟期,一般在10月上旬收获。

10、秋季留高茬。玉米收割留高茬30-35厘米,茬带间均匀有序地堆放秸秆(根部朝南),因为东北冬季盛行西北风,如果根部朝北放容易被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