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发布日期:2018-01-24 09:36

实施水稻工厂化育秧,可以成倍地提高作业效率,是集约化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水稻工厂化育秧的主要程序包括播前准备,精量播种,大棚绿化管理三部分。

一、播前准备

1、育秧工厂准备。育秧工厂主要包括播种室、育秧室(大棚绿化室)两个车间。

播种室包括浸种池和播种生产线。浸种消毒处理与常规育秧相同。播种生产线由撒土机、喷水机、播种机、覆土机及传动带组成。播种室的功能是完成浸种、消毒、播种程序。播种使用与播种机相配套的特制塑料硬盘或塑料软盘加托盘,规模为60×33厘米,434孔。

育秧室是大型的连栋塑料大棚,利用自然光温条件保温、保湿并进行秧苗绿化。大棚可采用热镀锌铸铁管为立柱,塑钢复合管为棚架,覆盖无滴薄膜,一侧安装铝合金推拉门,另外三侧分别配备摇膜通风装置。大棚规格因地制宜。一般檐高3-3.5米,脊高4-4.8米,长20-30米,每栋跨度7-9米,五连栋。棚内设多层立体苗架,架子多用空心钢管、角铁搭成,层间距0.5米,每层都装有喷灌设备,架间距为1米。

2、营养土准备。选择有机质含量高,杂草种子少,带有一定黏性的熟土,经培肥、粉碎、过筛制成营养土,每张秧盘备1.4公斤。培肥营养土,一是每300公斤土加50公斤优质人畜粪,堆闷1个月以上再粉碎过筛;二是应用壮秧营养剂,每100公斤营养土拌和1公斤壮秧营养剂。

3、种子准备。种子经精选后,用浸种灵、使百克浸种72小时,捞出晾干后待播,不催芽。

二、精量播种

1、播期播量确定。工厂化育秧棚内温度偏高,秧苗生育进程快,养分来源以及光照条件受到一定限制,秧龄弹性相对较小。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把播期定在5月22-23日,秧龄18-20天,秧苗3.5叶期抛栽。坚持精量稀播,每亩大田用种量控制在2.5公斤,每盘播种50克。

2、精量播种。用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播种、盖土四道工序。底土以铺到秧盘孔穴深一半为宜,过多易露种、串根,过少影响出苗。洒水以浸湿底土为宜。平均每孔播3-4粒种子,空穴率小于1%。播后将塑盘送入大棚,摆放到秧架上,在盘面盖上稻草(每张秧盘盖草100克)保湿和防止水滴冲刷形成露籽。

三、大棚绿化管理

1、浇水。出苗阶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要求相对含水量达80%以上。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蒸发量大,往往很难做到早上补水湿润到晚上,尤其是顶层,晴天中午补一次水只能维持两个小时。所以,在盖草的基础上,每天要少量多次补水。顶层蒸发量大,一般要求播后每天补水4次,分别在上午7-8点、11点和下午1点、5-6点进行,保持盘土湿润,阴天每天补水2次,到第四天齐苗时揭去稻草。中下层每天补水2次,分别在上午11点和下午5-6点进行,阴天可以不补水。出苗后以盘土发白,秧苗卷叶为标准,根据需要随时补水。每次补水都要使盘土水分饱和(秧盘开始滴水),每次补水时间大约3分钟。

2、施肥。1叶1心期喷施"断奶肥",结合施用多效唑、尿素(1%)、磷酸二氢钾(0.25%)。

3、控温。重点要防止高温危害。工厂化育秧棚内晴天中午最高温度可达41-42℃,对秧苗生长有较大危害。如果采取遮光措施,对降低温度有一定作用,但势必影响采光。为此,降温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风,把门打开,把棚膜摇起来,以加快空气流通;二是补水,中午通过补水能使温度降低3℃,采取上述措施能使棚内温度不超过35℃。

4、增光。工厂化育秧,光照不足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改善光照条件,立体苗架层间距不宜小于50厘米。秧盘在苗架上适当分开来(间距10厘米)对放,改善中下层秧盘的光照条件。2叶期后,上下、里外间定期倒盘,使秧盘受光均匀。

5、通风。通风是工厂化育秧所必需的,一可换气,二可降温调湿,三可炼苗。出苗阶段以闭棚为主,根据需要适当通风。1叶1心至2叶1心期白天通风,夜间闭棚。2叶1心期后全天通风不闭棚,降温炼苗。

6、防病。工厂化育秧由于温度高,要严防恶苗病、青枯病、稻瘟病发生。恶苗病在浸种时用浸种灵和使百克防治。青枯病在2叶1心期、3叶1心期喷施旱秧绿2号防治。稻瘟病在2叶1心期、3叶1心期及抛栽前1-2天用稻病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