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白粉虱的发生条件

发布日期:2018-01-18 04:42

(1)为害特点西葫芦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多食性刺吸害虫。以其幼虫、成虫的针状口器吸食西葫芦植株的汁液,造成叶片失绿、萎蔫,甚至死亡,同时成虫和幼虫还能排出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污染叶片和瓜条,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品品质,并传播病毒病。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毫米左右,雌雄均有翅,全身及翅覆有白色蜡粉。

卵:椭圆形,长约0.21毫米,宽约0.09毫米,端部具有0.12毫米长的小柄,初产时淡黄色,后期变成黑褐色。

幼虫:椭圆形,扁平,共3龄。体长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加大,0.29~0.50毫米不等。

蛹:体长0.7~0.8毫米,椭圆形,扁平,中央略高,黄褐色,体背具有5~8对长短不齐的蜡丝。

(3)生活习性白粉虱在露地各虫态均不能越冬。在保护地内各虫态均可安全越冬,以各种虫态为害保护地西葫芦,春天逐渐向露地转移扩散,到了秋天气温下降又进入温室越冬为害。

白粉虱成虫有强烈的黄色趋性,不善于飞翔,向外扩散迁移缓慢。喜欢群集在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并在嫩叶上产卵。因此在植株上各虫态的分布,就形成了最上部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最多,稍下部叶片多变为黑色的卵,再下部多为初龄幼虫,再下为中,老龄若虫,最下部以蛹为多。产卵时卵排列成环状或散产。雌虫生殖时,一般有性生殖可产雌虫,孤雌生殖绝大多数产雄虫。

幼虫孵化后先在叶背爬行活动数小时,找到适当的取食场所后便固定在叶背,刺吸为害。幼虫共3龄,3龄幼虫蜕皮后即变成蛹。

(4)发生条件白粉虱的发育过程、成虫的寿命、产卵等,均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成虫活动最适温度25~30℃,温度达到40.5℃时成虫活动能力显著下降。卵的发育温度最低为7.2℃。幼虫抗寒力弱。在24℃条件下,成虫期15~17天,卵期7天,幼虫期8天,蛹期6天。

(5)防治方法白粉虱寄主范围广,繁殖快,传播途径多,抗药性强,世代重叠,防治难度较大。

生产中发现白粉虱,应立即消灭。常用药剂有:20%杀灭菊酯乳油5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2000倍液,50%敌敌畏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40%乙酰胺磷乳油1000倍液,20%三氯杀螨乳油1000倍液,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5%功夫乳油6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连续喷3~5次,交替用药。

采用黄板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对黄色的趋性,用橙黄色板涂上10号机油诱杀,根据虫源多少,设置橙黄板。

人工释放草蛉虫,一头草岭虫一生平均捕食白粉虱172头。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丽蚜小蜂主要产卵在白粉虱的幼虫和蛹体内,使白粉虱幼虫和蛹8~9天就变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