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主要病虫防治技术措施

发布日期:2018-01-06 22:51

1.地下害虫(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耕葵粉蚧等)和玉米线虫矮化病:利用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包衣或拌种,可同时兼治苗期蓟马、蚜虫(矮花叶病传毒介体)及灰飞虱(粗缩病传毒介体)等。玉米线虫矮化病发生较重的东北春玉米区,应选用含有7%以上克百威或5%以上丙硫克百威的种衣剂二次包衣。

2.玉米螟:秸秆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春玉米区于春季越冬代化蛹前15天进行白僵菌封垛,防控越冬代幼虫;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在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与甲维盐合理复配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其他多种害虫。

3.玉米茎腐病:种植抗病品种。利用咯菌腈•精甲霜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种衣剂处理种子,同时控制丝黑穗病、根腐病等。

4.玉米叶斑类病害: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适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药剂防治提倡适期早用药,在玉米心叶末期(褐斑病在玉米8-10叶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降低用药量。

5.玉米纹枯病:选用抗耐病品种。发病初期可剥除茎基部发病叶鞘,结合喷施井冈霉素A等生物农药,或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效果更佳。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1次。

6.玉米蚜虫:点片发生和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

7.玉米叶螨: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消灭早期叶螨栖息场所。点片发生时,选用炔螨特、哒螨灵、噻螨酮、阿维菌素等喷雾或合理混配喷施,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加入尿素水、展着剂等可起到恢复叶片、提高防效的作用。

8.棉铃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甲维盐等。

9.二点委夜蛾:深耕冬闲田,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药剂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可采用喷雾、毒饵诱杀和撒毒土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