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旱水稻抗旱栽培对策

发布日期:2018-01-01 18:26

1、大力兴修水利,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引、灌水能力,增添抽水机等动力设施,发展井灌,竣深塘坝、水库,增加蓄水容量,提高供水能力。

2、优化水稻品种布局。大力推广杂交稻,坚持以耐旱的杂交籼稻当家。受旱较轻的田块可搭配种植粳稻。

3、大力推广肥床旱育秧和多蘖大苗栽培,既可有效节省大田灌溉用水,又有利于取得增产、增收效果。

4、抗旱救苗。充分利用有效灌溉动力与水利设施,全力抗旱救苗、保苗。具体措施采取“四先四后”,即先水稻后旱稻,先高田后低田,先远田后近田,(在能全部救苗的情况下)先常规水稻后杂交籼稻。重点放在萎蔫持续6-8天以上的田块。尚未枯死的稻株,心叶仍保持绿色,虽发生卷叶萎蔫多日,但夜间大部分叶片还能展开,根系较为有力,这样的稻苗还有救活的希望,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保持稻苗。受旱稻田的灌水,因受水量的限制,宜先进行湿润灌溉,待遇降雨后,再浅水灌溉。干旱对水稻产量各生育期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乳熟期>分蘖盛期;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即前期比后期抗旱力强。幼穗分化四期至灌浆乳熟期为水稻对水分最敏感时期,此时遇干旱可造成空秕粒增加,结实率、千粒重下降,甚至死穗,谷草比下降,产量显著减少,应千方百计浅水勤灌或保持湿润。水稻灌浆结实期应防止断水过早,以提高粒重。

5、喷施“旱地龙”等叶面肥抗旱剂,减少水稻叶面水分蒸腾,增强稻株耐旱能力,提高产量。

6、复水后及时追施肥料:高温干旱影响水稻吸肥的能力,致使水稻生育受到抑制,表现个体生长量普遍不足,群体茎蘖数一般只及正常水稻的40-70%。因此,复水后,应抓紧追施氮肥和复合肥,数量因苗而定,一般折纯氮5公斤左右。如苗数不足,复水后叶片转色不明显,叶色仍偏黄,应增加用肥数量,同时结合病虫防治喷施叶面肥。后期因苗施好穗粒肥。

如秧苗期遇高温干旱,由于气温偏高且一般秧畦供水较有保证,秧苗生长速度加快,生长前期需肥量大。因此必需施足基肥,早施,施足促蘖肥,以保证稻株早生快发,生长后期有足够的有效穗。基、追肥比例7-8:3-2,同时促蘖肥施用时期应改传统的迟施为早施,特别在缺水插秧,播插期偏迟,秧龄偏长,大部分为大苗插植的情况下,更应早施促蘖肥,插秧后5-7天应立即施足促蘖肥。如孕穗期才灌上水,对这部分受旱水稻,应先施恢复生长肥,再重施粒肥,以减少颖花退化,促进灌浆结实。

7、加强病虫防治:受旱水稻生育进程都有不同程度推迟,复水施肥后,叶色加深,故需加强病虫防治,尤其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三化螟及稻瘟病等防治不可忽视。

8、对水稻干旱绝收田及看天田、无水插秧田块,可改种优质高产甘薯、马铃薯新品种,如甘薯的“金山72”及马铃薯的“紫花851”、“中薯三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