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举肢蛾的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7-12-31 09:26

一、形态特征

核桃举肢蛾俗称核桃黑,成虫体长5-8毫米,翅展12-14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复眼红色;触角丝状,淡褐色;下唇须发达,银白色,向上弯曲,超过头顶。翅狭长,缘毛很长;前翅端部3/1处有1半月形白斑,基部3/1处还有1椭圆形小白斑(有时不显)。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的鳞毛,腹面银白色。足白色,后足很长,胫节和跗节具有环状黑色毛刺,静止时胫、跗节向侧后方上举,并不时摆动,故名“举肢蛾”。

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乳白色,头部黄褐色。成熟幼虫体长7.5-9毫米,头部暗褐色眮部淡黄白色,背面捎带粉红色,被有稀疏白刚毛。腹足趾沟间序环,譬足趾沟为单序横带。

二、生活习性及危害

以成熟幼虫在树冠下1-3厘米的土壤中、石块下及树干基部粗皮裂缝内结茧越冬。在河北省,越冬幼虫在6月至7月下旬化蛹,盛期在6月上旬,蛹期7天左右。成虫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6月中旬开始为害,老熟幼虫7月中旬开始脱果,盛期在8月上旬,9月末还有个别幼虫脱果。

成虫略有趋光性,多在树冠下部叶部背活动和交配。幼虫孵化后在果面爬行2-4小时,然后蛀入果实内,纵横食害,形成驻道,粪便排于其中。驻孔外流出透明或琥珀色水珠,此时果实外表无明显被害状,后则青果皮皱缩变黑腐烂,引起大量落果。

三、防治方法

1、冬季结冻前彻底清除树下枯枝落叶,刮除树干基部翘皮,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壤,消灭越冬幼虫。

2、采果-土壤封冻前或翌年早春进行树下土壤耕翻,深度15厘米左右,并结合耕翻可在树冠下地面上撒施5%辛硫磷粉剂,每亩2公斤。

3、成虫羽化前于树盘覆土2-4厘米,阻止成虫出土,或在树冠下撒25%西维因粉剂0.1-0.2公斤杀成虫。

4、7月上旬幼果脱果前,及时捡拾落果和提前采收被害果深埋杀灭幼虫。

5、自成虫产卵期开始,每隔半月喷一次西维因600倍液或敌杀死5000倍液,连喷3-4次。

6、郁闭的核桃林,在成虫发生期可使用烟剂熏杀成虫。

7、在6月份,可释放赤眼蜂、松毛虫等天敌,控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