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保重育苗技术

发布日期:2017-12-29 06:51

(一)、播种时间

1.播种时间

一般在20℃左右为发芽最适温度。我国北方地区以早春(2月份)播种为主。南方地区冬春都有播种。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分为春播(4~5月);秋播(9~10月)。随着花卉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采用保护地条件下的播种。更多地考虑开花期,播种时间的限制越来越少,只要环境条件适合,又满足所播种花卉的习性都可进行。

2.播种方法

容器(播种盘)播种育苗是现代花卉生产中最基本的育苗手段。种子利用率高,可避免自然条件不利而造成的为害。

3.播种育苗的介质

用于播种育苗的介质必须轻质、疏松、卫生、理化性状稳定。pH值5.5~6.5,EC值0.65~0.75。可用以下配方:珍珠岩:泥炭:草木灰:蛭石1:2:1:1。

用于播种育苗的介质必须经过消毒。

播种介质消毒的方法:化学药剂消毒,每立方介质可用40%福尔马林400~500毫升的稀释液均匀浇灌后密封24小时,然后让其挥发10~14天便可使用。高温消毒,温度与消毒的要求见表。

播种育苗的容器

花卉育苗必须采用容器育苗,并在主要环境条件便于控制的场所进行。不得在包括大田在内的一切无控制能力的条件下育苗。播种育苗的容器必须轻便、不易变形、易于清洗、规格正确。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规格可选用。本规程采用的规格为600mmx240mmx60mm。重复使用的容器必须经过清洗、消毒。

播种介质制备

播种育苗介质的制备目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1)改良的传统播种育苗土壤的制备。本方法适合种子价格较低的花卉育苗或较初级的苗圃应用。园土经阳光曝晒消毒后,先打碎并除去杂物。然后用孔径0.8~1厘米的筛子过筛,分出粗粒和细粒备用。用以上细粒土和砻糠灰按3:1的比例配成播种土。用硫酸亚铁或石灰将pH值调节至5.5~6.5。

方法(2)采用专业生产的介质制备。本方法虽然成本略高,但轻质、疏松、卫生,且理化性状稳定,适合种子价格较高的花卉和规模较大的苗圃。用经过消毒的泥炭土和粗粒珍珠岩按8:2的比例配成播种介质。用硫酸亚铁或石灰将pH值调节至5.5~6.5。

播种季节及温度

播种季节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大多数种类的种子发芽温度为18~22℃。南方的播种季节限制较少。江、浙一带,四季分明的地区宜春季和秋季为宜。北方地区宜春季播种。温室等保护地,只要能将温度调节得适宜便可全年播种。

播种

播种介质或播种土的装填

用于播种育苗的介质或播种土必须经测试符合播种介质(土壤)的要求。在洗干净的容器内,做好排水孔的垫塞材料,先装入粗粒土以便排水。粗粒土的厚度约1.5厘米。在粗粒土上加入制备好的播种土或播种介质。对细小粒种子的花卉,最上面约1厘米左右,可用0.3~0.8厘米孔径的筛子过筛填入。播种介质的厚度3.5厘米。播种土或介质装完后,必须刮平,并确保介质表面至容器口有2~3cm的余地。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由种子公司专业生产的种子一般不需要处理便可直接播种。对有些种子可进行处理,提高发芽率。常用方法有:

(1)浸种:播种前用冷水或温水浸种2~24小时,可使坚硬的种皮软化,有利于催芽,出苗整齐。

(2)拌种:主要对细小粒种子,用细土拌种后播种,有利播种均匀。

播种操作

播种必须均匀。播种密度适当。覆土厚度必须小于种子直径的1-2倍。细小粒种子一般不宜覆土。有些种类的种子发芽过程中需要光照,播种后不宜覆土或少覆盖,覆盖仅为增加湿度。种子播完后必须压实,确保种子和介质紧密结合。

播种后的管理

(1).浇水

用于播种后浇的水必须清洁,无病菌,pH值7左右。浇水方式通常采用盆底洇水法:将播种后的容器放置在水槽内,水位必须略低于容器内播种土或播种介质的表面。观察到土壤表面有1/3面积湿润时即刻将播种容器移出水槽。用清洁的玻璃将播种容器盖住,直至种子发芽。种子萌芽过程中的水湿管理,一般浸水后可保持1周左右,夜间应略打开玻璃透气。对有些种子萌芽时间较长的种类,待介质表面干燥时可再次洇水。种子萌芽后应将玻璃移去。

喷雾法适合大规模生产种苗的浇水方式:在育苗区安装喷雾的装置。可以定时喷雾,一般白天间歇喷雾。将播种后的容器放置到有喷雾装置的区域。无论何种浇水方式,水分管理都是保持介质湿润,防止过干过湿。尤其注意在温度偏低的阴雨季节的排水性。

移植

种子发芽后,待真叶展出,幼苗的真叶互相相遇时必须移植。移植用土(介质),容器的要求同播种。移植密度根据苗木大小,一般每盘(600mm×240mm×60mm)为80~120株。经移植的幼苗浇水同播种。必须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温度宜控制在15~25℃。土壤(介质)pH值宜5.5~6.5,EC值0.75~2.0。施肥浓度150~200mg/l。移植苗生长到叶片互相相遇必须及时上盆或种植。

种子萌芽后的管理

第1阶段:播种至主根形成。

保持土壤温度18~24℃,湿润,土壤pH值5.5~5.8,EC值小于0.75。

第2阶段:茎和子叶形成。

保持土壤温度18~21℃,幼根出现后可略降低供水量,有利根系生长。光照在5000~16000lx。土壤pH值5.5~5.8,EC值小于0.75。浇水中可含50~75ppm氮。

第3阶段:真叶形成和生长。

保持土壤温度17~18C。浇水的间隙土壤可以干燥,但要防治幼苗萎焉,这将非常有利根系生长。光照可增强到11000~27000lx。土壤pH值5.5~5.8、CE值小于1.0。施肥浓度为100~150ppm的氮。这阶段可用低浓度的杀菌剂(敌克松300~500倍,浇灌)来防治病害。

第4阶段:植株到了可以移植阶段。

保持土壤温度16~17℃。浇水的间隙土壤可以干燥,但要防止幼苗萎蔫,土壤pH值5.5~5.8、EC值小于1.0。浇水、施肥宜上午进行,这样到了晚上叶面干燥,可以有效减少病害。

3.巧妙的浇水系统。

冬天时可以收集一些两升的汽水瓶。春天耕种前在每个瓶子的一侧竖向钻开几个洞。然后在准备栽种的植物周围挖下几个坑,每个坑中埋进一个瓶子,将有洞的一面朝向植物,只把瓶口留在外面,然后种上植物。当需要浇水或施加液体肥料时,只需用漏斗将液体灌进瓶中,那些瓶壁上的小洞会将它均匀输送到根系需要的每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