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用药是合理用药的关键。根据蔬菜病虫草害的不同种类,首先选择适用的农药品种,然后考虑最适的用药时期。
一、害虫各生育期的不同特点适时用药蔬菜害虫随着虫龄的增长,其抗药性也一次次增强。杀虫剂农药的最佳用药期应在幼虫期3龄前;对于钻蛀性害虫如棉铃虫、食心虫、斑潜蝇、葱蓟马等害虫,用药适期应在卵孵化高峰期;成虫期可采用性诱剂诱杀,效果明显。
二、不同气候选择最佳用药时期许多农药的防效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如敌百虫、乐果、辛硫磷等,其防治效果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而提高,所以,此类农药在温度较高时用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功夫、溴氟菊酯、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等,在温度较低时防效较好。所以,此类农药应在早晨和傍晚用药;具有内吸输导功能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在田间光照较弱,温度较低、空气相对湿度开始升高时,药剂挥发少,大部分可被植物吸收,防效较好。所以,此类药剂应在下午或傍晚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对光照、湿度敏感、应选择雾天或露水较多时用药较好。
三、蔬菜病害不同的侵染危害特点选择杀菌剂最佳用药时期应在病害危害最重、产量损失较重之前进行用药防治。在施用保护性杀菌剂时,应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打药。如蔬菜病毒病,发病后再防治就比较困难,最好在发病前用药预防。
四、用药后栽培管理的效果选择最佳时间在冬季温室生产中用药时,为了保持温室的温度和降低空气湿度,应在晴天上午或中午进行用药,用药后便于放风、排湿;露地蔬菜栽培,避免在降雨前用药,防止雨水冲淡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