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安全贮藏技术方法

发布日期:2017-12-20 07:54

大豆含有较多的脂肪,其贮藏的稳定性比谷类粮食差。在贮藏过程中,除一般粮食常见的生虫、结露、发热之外,还存在走油变红,吸湿生霉与品质下降。走油变红与吸湿生霉是品质恶化的表现;品质降低主要是指蛋白质变性,酸价增加和丧失发芽能力。

安全贮藏大豆,应抓好干燥降水、防潮散湿、防治虫害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保持大豆干燥,是保管好大豆的主要措施。大豆成熟较晚,收获期多在中秋以后。包装、堆存时,水分16%左右的,可以保管越冬;水分15%左右的,一般可以保管到6月;水分13%左有的可保管到7月;水分12%左右的可以过夏,但对于发芽用大豆,水分应保持在l1.5%左右。大豆降水的方法有三种:带荚晒、脱粒晒、机械烘干。带荚晒最有利于保存品质,脱粒晒次之,机械烘干影响大豆品质。带荚晒是指当豆叶枯黄脱落,豆荚碰头有响声时收获上场,带株趁晴天晒2-3天,脱粒阴凉后归仓,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干燥,防止裂皮皱纹,还可保持原有色泽、光泽、发芽力和品质,并延缓或减轻走油酸败。入库大豆如水分含量高,为了长期保存,可以日晒。据试验,日晒不降低出油率,但品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发芽率降低,脂肪酸增加等。大豆日晒有缺点,如夏季日晒大豆易爆腰脱皮,光泽减退,破碎粒增多,对长期贮存不利。所以最好采取春晒和秋晒,以减少损失。如采用机械烘干的方法有降水快,能清除杂质和不受阴雨天气影响等优点。但易发生焦斑和裂皮,光泽减退,脂肪酸增加。大豆蛋白在高温下极易变性,降低使用价值,不论日晒或烘干的大豆,都应凉后归仓。大豆吸湿性强,做好防潮散湿是干燥贮藏的重要措施。防潮散湿应抓好铺垫隔湿,干豆低温密闭,新豆及时倒困通风等工作。大豆仓底铺垫和下层外层隔湿要求比一般粮食更加严格,采用多层芦席、草片或塑料布,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潮效果。低水分大豆(12.5%以下)在春暖以前趁冷密闭,不仅可以较长时间保持低温,也是防潮隔湿的有效措施,有利延长安全保管期。新收获的大豆正值季节交换,气温逐渐下降,入仓后大豆继续进行后熟,粮堆内部湿热容易积聚,引起发热霉变。因此,入仓的新大豆,在入仓后3-4周左右,应及时倒仓通风散湿,并结合过筛除杂,以增加保管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