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大豆“火龙秧子”

发布日期:2017-12-19 19:30

“火龙秧子”,是全世界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发生普遍而严重。轻病田一般减产10%,重病田可达30-50%,甚至绝产。有的地区可以导致连续多年不能种植大豆,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防治大豆的“火龙秧子”,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一、主要症状:在大豆各生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严重地块大面积枯黄,叶柄及茎顶部也呈淡黄色,花迟,结荚小而少,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全株枯死。

二、发生与危害:大豆火龙是由孢囊线虫引起的,线虫侵染大豆根部,根部被线虫寄生后根系不发达,侧根减少,须根增多,根瘤显著养活或没有根瘤并在根系上着生许多白色或黄白色突起的小颗粒,大小约0.5毫米,即孢囊,内藏的卵、胚胎卵和少数幼虫以孢囊在土壤里和寄主根茬内土壤中越冬,还以含线虫的土混杂于种子内或附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侵染来源。越冬线虫在大豆开花前后侵入大豆根内,7月间形成第二代进行再传染,被害大豆地上部矮小,叶片由下向上黄化,生育停滞,结荚减少甚至不结荚,使大豆产量显著降低,严重时可造成大豆在生长前期即干枯死亡,或全株枯死。

三、传播途径:孢囊线虫主要通过田间耕作,农作物残枝、粪肥及风雨、农机具和带种子传播,越冬孢囊对低温、干旱抵抗能力强,在土中可存活10年之久。孢囊线虫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土壤内线虫数量有关。土壤温度高、土壤湿度适中、通气良好以及砂质土壤及偏碱土壤有利于线虫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则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保护无病区。

2.实行轮作,防止重迎茬。轮作与禾谷类等非寄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轮作年限越长,防治效果越显著。

3.增施肥料:增施底肥和种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叶面喷肥对增强植株抗病也有明显效果。或增施有机肥和绿肥可以改良土壤性质,促进大豆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而且能促进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的增长,可减轻孢囊线虫的危害,增加大豆产量。

4.选种抗病品种:是孢囊线虫重发生区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方法。

5.药剂防治措施:一是用大豆种衣剂包衣处理,药种比为1:75;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75-90公斤,或5%涕灭感颗粒剂每公顷40-60公斤。药同种肥一同下地。二是用35%的乙基硫酸磷或35%的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用种子量的2%的大豆根保剂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