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7-12-17 00:05

(1)症状和流行规律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能够危害番茄茎、叶和果实,但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幼苗期发病,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很快向叶柄和茎部扩展,叶腋处病斑黑褐色,常造成幼苗萎蔫倒伏,空气相对湿度大时病部边缘产生稀疏白色霉层。成株期多从下部叶片发病,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逐渐为暗褐色,病健交界处界限不明显,病斑上无轮纹,高湿时,叶背沿病斑外缘产生白色霉状物,天气干燥时病叶呈绿褐色,继之变暗褐色,茎部受害,病斑由水浸状变暗褐色,后呈黑褐色,稍凹陷,组织变软,植株萎蔫或由病部折断。果实受害,青果一侧发生界限不明显的暗绿色油渍状病斑,油渍状渐变暗褐色至棕褐色,病斑稍凹陷,病部呈不规则云纹扩展状,病果质地较硬而不软腐,潮湿时边缘生有白霉层。病原真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地表越冬,种子可带菌。番茄染病后先形成中心病株,多发生在大棚温室地势低洼和结露滴水处。在适宜条件下,中心病株产生大量孢子囊和分生孢子,借气流、水流传播,扩大再侵染,病害迅速扩散蔓延。保护地白天气温在24℃左右,相对湿度在95%以上,夜间温度在10℃以上,番茄叶面有水膜水滴时,病菌易增殖、侵染和发病。因此保护地高温高湿,昼夜温差大,是番茄晚疫病流行的条件。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可适当多品种混合栽培,番茄晚疫病是专化性很强的病害,多品种混合栽培,可减少晚疫病强毒性菌株的积累,有利于将病害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以下,分年度品种轮换也有较好的防病保产效果;加强栽培管理,低洼地采用高畦栽培,适时通风排湿,降低昼夜温差,特别应避免植株叶面结露和形成水膜;选用无滴膜,防止温室或大棚漏雨、滴水;结果期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性;拉秧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保证田园清洁。②药剂防治注意观察植株病情,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拔除并采取防治措施,封锁其周围,可选用1:1:200波尔多液封锁发病中心;全棚施药不应晚于第一穗果形成时,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喷粉1000克,或40%的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64%恶霉灵+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可向药液中加入0.1%中性肥皂水或洗衣粉以增加药液附着,每7d喷1次,连用3-4次,喷药时叶背面也应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