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栽培技术措施

发布日期:2017-12-09 14:35

生姜是人们常用的调味佳品,又是健胃驱风的中药材;产品既可内销,又可出口创汇。

生姜产量高,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一般亩产2000~2500公斤,产值10000-12500元。高的亩产达4000余公斤,产值达20000元以上。

生姜是一种喜温怕寒作物,发芽适宜温度为15~18℃。10℃以下低温和湿度较大时根茎易腐烂,地上部遇霜冻即枯死,在强光下叶片易凋萎。生姜根系不发达,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极严格,生长期间土壤过于干旱或过于潮湿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要夺取生姜高产,主要抓好以下关键环节:

一、选好土地,注意轮作

生姜属地下块茎作物,既怕旱,又怕涝。因此,要选择疏松、深软较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田块种植。前作种过姜的田块不宜选用,一般要轮作2年以上,否则易发生姜瘟。下种前,田块要先犁翻曝晒,整地时先撒石灰粉35~40公斤,然后理墒种植。

二、选择良种,适时早种

种姜应选用肉质肥厚的大肉姜品种。大肉姜品质好,产量高,适合外销出口。姜种要选“冬至”后收获的老熟姜,老熟的姜种出苗齐壮。病田姜不宜留作种用。根据高产地区的经验,“雨水”至“惊蛰”前后种的姜,比“清明”种的姜一般增产20%左右。

三、施足基肥,合理密植

生姜前期生长较缓慢,且植株较矮,只有适当密植,才能获得高产。一般墒宽1.3米,小行距35厘米,株距18~20厘米,亩植4000~4500株为宜。基肥以农家肥为主,亩施1000~1500公斤,普钙50公斤,复合肥20-30公斤。

四、适时追肥,合理排灌

每塘长出4~5条幼苗时,应抓紧进行第一次追肥培土,亩用腐熟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加尿素3~4公斤浇施,每隔15~20天施1次。施肥时注意不要浇到姜头,以防伤根烂叶。

生姜既怕旱,又怕涝。姜田要保持湿润,以利生姜生长。雨季要开深边沟,排除渍水;干旱天气,适时灌水,以利保持姜田土壤湿润。

五、抓好姜瘟预防工作

在及时排除渍水的同时,于“芒种”前后喷施50%代森铵,或50%托布津1000倍,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可以有效地抑制姜瘟的发生和发展。一旦发生姜瘟,应立即把病株拔除集中到田外烧毁,并在病穴周围撒上石灰粉消毒灭菌,增施钾肥。

六、实行间套种,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生姜前期生长较缓慢、植株较矮、耐阴性强的特点,早春可在墒边间种甜脆玉米、瓜菜、大豆等,增加收入,一般可增300~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