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7-12-05 22:24

1、麦蚜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a.选用抗耐蚜丰产品种;b.早春耙压,清除杂草。

化学防治:首先查好虫情,在冬麦拔节、春麦出苗后,每3~5天到麦田随机取50~100株(麦蚜量大时可减少株数),调查蚜量和天敌数量,当百株(茎)蚜量超过500头,天敌单位与蚜虫比在1∶100以上时,即需防治。a.种子处理。在小麦黄矮病流行区,进行种子处理可治蚜防病兼顾。b.田间喷药。可用1.5%乐果粉剂,每亩1.5~2千克。喷雾用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或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在穗期防治时应考虑兼顾小麦锈病和白粉病及黏虫、麦蚜等,每亩用粉锈宁6克、抗蚜威6克、灭幼脲2克(三者均指有效成分)

混用,对上述病虫防效达85%~90%以上。

2、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a.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缘毛长而密、麦粒皮厚子实、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b.进行轮作,避开虫源。

化学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加水5千克。均匀喷在20~25千克细土上,拌均成毒土施入土中。

3、粘虫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a.调控虫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b.秋季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农田,结合中耕培土、锄草灭荒,防治三代粘虫。冬季清理稻草堆垛、铲草堆肥、修理田埂、清除水稻根茬等消灭越冬虫态,减少初始虫源基数。

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尤其是对麦田一代粘虫天敌的保护利用更加重要。这些天敌能抑制害虫,发挥重大的生态效益。

化学防治:除虫脲每亩施1~2克(有效成分);灭幼脲三号每亩施5~10克(有效成分),除虫精粉防治粘虫每亩1.5~2千克喷粉,相当于每亩施用有效成分0.6~0.8克。

4、地下害虫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a.水旱轮作和适期浇水:水旱轮作是一种有效降低虫口密度的重要措施。在小麦抽穗后,受害田出现白穗时浇水可迫使蛴螬下迁减轻对小麦为害,秋末进行冬灌,水量越大蛴螬死亡越多。b.施肥:蛴螬能在腐殖质中生活,未腐熟的肥料利其生长,施底肥时不施未经腐熟的肥料。氨水对蛴螬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返青麦田,每亩沟施18%氨水25~30千克很有效。c.其他:播种前深耕、多耙地、清除田间及地边杂草、合理轮作可有效压低虫口密度。

物理防治:a.灯光诱杀。火把、白炽灯、日光灯、汞灯、黑光灯均可,以后两种为好。b.性诱杀。地里挖坑,坑中放盆、盆中有水,盆中放5个处女雌虫。c.毒饵诱杀。地下害虫具有明显的化学等趋性,利用炒香的饼粉、麦麸和米糠等加拌敌百虫、辛硫磷,傍晚撒在麦田间,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效。

化学防治:a.种子处理,适于防治苗期活动为害的蛴螬。50%~70%辛硫磷500毫升,加水10倍配成药液与500千克麦种混合均匀。晾干(不要晒干)后播种,防治效果99%,药效25天。甲基异硫磷20%乳油1千克拌种250~500千克,防治效果95%以上。b.土壤处理。在播种前,将药剂均匀喷洒在地面,然后耕翻或用圆盘耙把药剂与土壤混匀。在播种时,将药剂以颗粒剂的形式与种子混播或药剂与肥料混合后于播种时沟施或穴施;或将药剂配成药液,顺垄浇灌或围灌穴灌。c.地上施药防治成虫。在金龟子出土期间的田埂、地边聚集活动的地方,喷撒1.5%乐果粉或2.5%的敌百虫粉,每亩1~2千克。40%乐果或氧化乐果800倍,喷洒在寄主上,药效40天左右。在成虫喜食的树皮上,刮去粗皮,用40%的氧化乐果稍加稀释,涂在树干上。取20~30厘米长的榆、杨、槐带叶枝条,将基部泡在内吸药液久效磷或乐果中,药液浓度30~50倍,10余小时后取出树枝捆成把插入田间或堆放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