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冀中地区一向有白地冬耕的传统,然而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这种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却逐渐被淡忘了。笔者认为,先辈们留下来传统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生产实践表明,白地冬耕好处多多:
一是可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通过翻耕使地下害虫暴露在地表,经阳光暴晒和低温冻害,可以有效地降低虫口基数。通过低温还可以杀死部分病菌,大大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二是可以培肥地力。白地翻耕后,土壤中一些难溶性或不溶性的养分借助阳光、风和雨水达到充分的分解,使养分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还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三是翻耕后的土地,疏松、通透性较好,可以有效地吸收雨雪水,提高土壤的墒情,达到保墒、增墒的目的,同时,也冻死部分害虫,达到杀虫的目的。所以,传统的耕作制度不能丢,白地冬耕应年年坚持,它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品品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