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姜瘟病防治技术

发布日期:2015-02-06 10:03

姜瘟是大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又称青枯病,也叫姜腐烂病。主要危害地下根茎和根部。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叶片变桔黄色、萎蔫、反卷,叶片变黄部分和嫩绿部分的界限不明显。发病严重的地上部萎蔫并青枯。病害由茎基部逐渐向上发展,茎基部和地下根茎变软,呈淡褐色水渍状。纵部茎基部及茎块,可见维管束变褐,用手挤压有污白色细菌脓从维管束部分溢出。随病害发展,病株的根茎、茎的髓部和皮层也感染而变色,最后根茎基部和茎基部变褐腐烂,腐烂组织有恶臭味。病株发展到后期,地上部萎蔫和枯死,且易从腐烂的茎基部折断而倒伏。

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2、选用无病姜种。建立无病留种田和选留无病姜种,下种前应对姜种逐块进行鉴定和选择。凡是水渍状、表皮易脱落或者掰开姜块见黑褐色圈纹以及用手挤压有白色液汁溢出者,都是带病姜块,不能下种。

3、消毒处理姜种及姜田土。姜种下种前,可用12.5%松脂酸铜300倍或7000倍硫酸链霉素浸种半小时后捞起堆放催芽。或催芽前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浸姜种15-30分钟。

4、轮作换茬。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深翻后施有机钙肥100-150公斤,起高垄,增施磷、钾肥,实行2-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或套种。

5、加强田间管理。重视姜田排水,严格控制姜田灌水,提倡喷灌。人工浇灌时,严禁大田浸灌、漫灌,深沟高厢,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重施底肥,轻施、巧施追肥,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有机肥,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连同窝中土壤带出田外处理,并用鲜石灰对附近土壤消毒。

6、药剂防治。在齐苗期后,用50%施纳宁(代森铵)300倍药剂灌窝,每亩用300公斤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灭菌成)水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爱苗乳油5000倍液、“环丙沙星”600倍液、2%春雷霉素500倍液、80%代森锌800倍液,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20%叶枯宁13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800倍液,或多宁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每亩喷75-100升,每隔5-7天喷1次,或用上述药剂灌根,连续2-3次,每次间隔7-10天。